速豹新闻网消息(记者 叶涛 苗露 通讯员 边晓霞 于雪松)“大恩不言谢,是世博高新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们全家终生难忘!”近日,因车祸入院的荆先生(化名)眼含热泪地向世博高新医院副院长李新军及医护人员表示。
一个多月前,他因一场车祸生命危在旦夕。紧急时刻,世博高新医院多学科协作力挽狂澜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九死一生的车祸
2021年12月20日17时40许,裕民路高新区车管所附近发生一场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客车与三轮车发生碰撞,三轮车上的两人被撞飞,现场热心市民随即拨打120。
院前急救
17:51,世博高新医院两辆救护车赶至现场,医护人员发现因巨大的撞击力,两名伤者受伤严重。
其中伤势严重的56岁的荆先生全身多处损伤,面色苍白,烦躁、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创伤、失血性休克状态,情况不容乐观!
初步检测生命体征,荆先生脉搏140次/分左右,血压70/50mmHg左右,血氧饱和度仅80%左右。面对这位命悬一线的危重伤者,抢救刻不容缓!出车医护人员立即展开院前抢救,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积极抢救休克。
院中抢救
到院后,因联系不上伤者家属,李新军副院长带领医护人员快速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建立多静脉通道,并启动急重症一体化急救网络。急诊科专业高效的第一步抢救,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生存机会。
经过院前急救及院中抢救,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快速行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肺挫裂伤(双侧),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多发颅骨骨折,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多发肩胛骨、锁骨、骨盆骨折,腹部闭合性损伤,创伤性脾破裂,腰椎横突骨折,骶骨骨折,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等。病人病情危重,经急救通道迅速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救治。
ICU救治
接过急诊科的抢救接力棒,ICU医护人员迅速反应,为解决荆先生因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而出现的多处胸廓反常呼吸运动、呼吸困难,立即联合心胸外科为伤员实施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ICU随即为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呼吸机、大量输血、快速补液等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但因病情危重,病人心率、血压、血氧等重要生命体征改善并不理想。
多次行床旁腹腔超声检查发现伤者脾周出血逐渐增多,经普外科会诊后建议行脾切除手术控制出血。
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
目前患者重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较好时心率130次/分左右,血压110/70mmHg左右,血氧饱和度85%左右),能否顺利开展手术?能否保证术中患者生命安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如何预防?一道道难题成为手术面前的拦路虎,对每一个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
经过普外科、心胸外科、ICU、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多轮会诊与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经过系列救治后,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仍极不稳定,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手术风险过高,但不做手术等于坐以待毙,且病情进一步恶化后更无手术机会!
此时,在交警部门的协助下,李新军副院长终于与伤者家属取得联系。经过与家属沟通后,多学科抢救团队决定本着“一切为了病人 生命只有一次 不惜一切代价 托起生命太阳”的世博理念,奋力一搏!
“面对生命之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
与时间赛跑的全院大抢救
再次紧急足量备血,此时,急救车已穿梭在医院与淄博市中心血站三次。专家团队反复进行事无巨细的术前讨论后,凌晨1点,患者带着便携式呼吸机被推进手术室。
寂静的夜晚,通亮的手术灯光下,世博高新医院普外科联合心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浴血奋战为生命续航!
术中,探查见患者脾破裂严重,无法修补且进行性出血“凶猛”,行脾切除手术。在这险象环生的5个半小时中,因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极不稳定(最差时血压50/30mmHg左右,心率160次/分左右,血氧60%左右),手术被迫暂停3次,在我院多学科手术团队沉着冷静的完美配合下,清晨6点30分,初战告捷!手术有惊无险的成功结束。
术中共输红细胞2000ml、血浆3000ml、冷沉淀15个单位。加之术前输血,按体重计算,这次失血量相当于把荆先生全身血液换了近2遍。
打了一场“漂亮的生命拉力战”
第一道关卡总算渡过,大家还未等舒口气,“意外”再次出现。多学科手术团队刚把患者送至ICU,病人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突然直线性下降,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医护人员迅速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3分钟、5分钟、7分钟……在医护人员心脏按压、静脉静推药物等奋战下,抢救第8分钟,奇迹再次出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立马进行术后输血,半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心率130次/分左右,血压150/80mmHg左右,血氧饱和度93%左右)。
随后的几天,荆先生继续接受ICU救治,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好转,但暂未完全脱离危险。急重症一体化中心全体人员犹如在钢索上行走,一刻都不得掉以轻心。
术后第7天,行CT复查返回ICU后,患者突发极度呼吸困难,躁动,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0%左右。因患者胸廓损伤严重,考虑为张力性气胸,立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2022年2月12日,患者恢复情况
.在世博高新医院急重症一体化中心多学科二十多个不分昼夜的共同努力下,1月10日,荆先生脱险,转入心胸外科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身体恢复良好,近日即将出院。这艰难一役,大家终于赢了!
“遇见世博是我最大的幸运”
“我自己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得知父亲伤情后,我知道他抢救过来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世博高新医院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感谢世博高新医院给了我们全家生活的希望!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荆先生女儿于2022年1月28日,春节前夕,送给李新军副院长团队锦旗并满怀感谢说道。
这份特殊的新春礼物,代表着荆先生一家人的信任和肯定,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嘉奖。
患者家属采访
每一位急危重症病人的成功救治,都离不开世博高新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与默契配合。本次救治充分展现了世博高新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2022年,在阎敬武院长的正确领导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世博高新医院能够更好地服务淄博人民,救治伤者,挽救生命,创造更多的世博奇迹!
世博高新医院急重症一体化中心
世博高新医院建院初期,院长阎敬武先生高瞻远瞩,率先提出“大急诊”概念,开创了独特的急诊设计布局、规划理念。2021年,阎院长在“大急诊”概念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模式下,提出着重建设“急重症一体化中心”,将急诊临床医学中心与重症医学中心(ICU)整合发展,突出三中心一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重症监护室)特色,打造院前急救、院内抢救、ICU救治一体化的高速急救网络。
“一切为了病人 生命只有一次 不惜一切代价 托起生命太阳”,急重症一体化中心高效运转以来,通过多学科协作、多部门联动、一键启动快速响应的急诊急救体系,为多例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快捷的抢救与治疗,赢得百姓青睐。
淄博频道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