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叶涛 国昕怡)4月1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品质提升 走在前列”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淄博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向社会发布“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暨基金监管工作”的相关内容。
据悉,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2020年,淄博市被列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逐步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保障、失能等级评定、服务管理、费用结算、信息系统保障、基金监管六大体系,促进了养老服务和护理产业发展,保障了失能人员的基本权益,提高了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据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汉明介绍,截至2021年12月底,共有11815人次享受护理保险待遇,累计支付9083万元;定点护理机构数量达到163家,实现区县的全覆盖。
2021年底,按照国家试点工作新要求,结合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新形势,淄博市对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有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
扩大长护险保障范围。因疾病、年老、非因工外伤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已达或预期达六个月以上的失能、失智参保人,经等级评估后评定为五、四、三级失能或重度失智的,可申请享受护理保险待遇,其中首次将失智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
提高长护险待遇水平。医养结合护理、社区养老护理、居家护理实行限额据实报销,失能评估等级为五、四、三级的,护理服务费用月度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含个人自负部分)分别由1600元、1200元、800元提高到1800元、1400元、900元,不足月的每天分别由54元、40元、27元提高到60元、47元、30元。重度失智人员参照失能等级评估五级的待遇标准执行。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建立护理保险服务队伍能力建设机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护理保险服务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或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经办机构将其从业、培训及职业技能认定情况等纳入信息化管理。
促进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发展。淄博市基本医保定点医院、医养结合机构、社会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和其他具备资质的护理服务机构,从事护理服务3个月以上的,皆可申请定点护理机构;鼓励各类人员到长期护理服务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护理对象的亲属、邻居和社会志愿者提供护理服务。
同时,在深入探索建立适应淄博市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评估准入程序,持续优化护理服务品质,根据参保人选择居家护理服务特点,制定居家护理服务套餐包,生活照料类套餐包采取“套餐+点餐”模式,既满足群众大众化的需求,也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将有能力、有意愿、有资质的护理服务机构纳入定点护理机构范围,不断扩大定点护理机构范围,满足参保人不同的护理需求,在提升保障效能和推进养老服务、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满足群众多元的护理需求。
医疗保障基金是群众的治病钱、救命钱、健康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强调勿使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任由骗取,要加强监管。淄博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在淄博市委市政府和山东省医保局的正确领导下,把做好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当成医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以实际行动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安全。2021年,淄博市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607家,暂停医保协议124家,解除定点医保协议43家,拒付、追回医保基金4917.6万元,兑现举报奖励4.21万元。作出行政处罚11起、罚款51.87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欺诈骗保案件2起,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9起。
今年4月是国家第四个基金监管宣传月,以“共筑医保基金防护线 管好用好群众治病钱”为主题,启动了2022年淄博市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一次专项培训、制作一套打击欺诈骗保系列短片、签署一份信用承诺书等“十个一”系列活动,多渠道、多载体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氛围。接下来,淄博市医保局将以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在淄博市迅速掀起加强医保监管的热潮,积极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宣传成效,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医保基金监管进入新阶段。
编辑:国昕怡
责编:苗露
《山东商报》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联系电话:0531-88197600 邮编:251000
速豹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subao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18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