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通讯员 于雪松)经朋友推荐,半个月前,赵女士带着父母找到世博高新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敬富求诊。
“不认门、不认路,我妈离我爸不能超过1米。”赵女士表示。几年前,母亲诊断为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无论问什么,只会回答“我在这吃饭”、“我在这排队”两句话。没多久,突发脑出血的父亲也开始不“对劲”了,经验告诉她,父亲也痴呆了。经认知测量评估,老两口双双确诊为“脑小血管病性痴呆”,多年辗转终得到了明确的诊断与治疗。
“爸妈平时是拐杖不离手,入院的时候严重到被轮椅推进院。入院后5天左右治疗效果就非常明显,现在母亲越来越健谈,父亲也不用依靠拐杖了。”如今,通过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综合规范的治疗,两位老人记性、情绪、睡眠、身体都有所好转。
据悉,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已经成为隐性健康杀手,它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也会给子女和亲人带来生活中的负担和经济上的不便,老年痴呆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血管性痴呆,听起来陌生,但实际上却很常见。是目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的第二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
据统计,65岁及以上人群中近20%存在痴呆。不同类型的痴呆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有些类型的痴呆,经准确诊断后可以治愈或大大改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人减少极大的负担。
据介绍,脑小血管病所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进展缓慢,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减退,包括信息处理速度减慢,语言流利程度下降,有效而持续的注意力减退,延迟自由回忆能力下降等。其行为症状表现为淡漠,抑郁,情绪不稳,由于执行功能障碍导致对日常生活处理能力下降。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特点:(1)发病率最高,约50%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因小血管病所致;(2)不同患者间,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具有高度同质性;(3)认知障碍随小血管病的进展而逐步加重。
世博高新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敬富告诉记者,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因素有脑缺血、缺氧,出血性病变、感染因素、家族史等,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第一、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第二、注意饮食健康,首先要戒烟限酒,限制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控制糖和盐的摄入,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还可多吃富含卵磷脂的蛋黄、大豆;第三、保持乐观的情绪,情绪不稳是有关脑卒中的重要因素,而且一旦出现卒中后,病人会失去信心,感到恐惧和痛苦,情绪一直处于悲伤和恐惧中会增加患血管性痴呆的几率;第四、寻找自己的兴趣,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寄托,如琴棋书画、体育运动等都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脑部活力。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