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苗露 特约记者 杨金辉 通讯员 何恒文)8月24日,记者在淄博高新区中埠镇边辛村见到周玉花时,她表达了对音乐的至情至爱:“自幼我就喜欢民歌,在我的印象中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彭丽媛的《沂蒙小调》《在希望的田野上》《珠穆拉玛》《我是黄河泰山》,宋祖英的《好日子》,巴桑的《青藏高原》《天路》等等,每逢听到这些歌曲,我都会心潮起伏,这种冲动是潜在的,也是不由自主的,也只有这样才会找到真正的音乐质感,要想学好一首歌,首先要做到入心,只有入心你才会得到一种感应,这就是音符的感应,其实一个真正演唱的有志者,感受歌声中的心心相应至关重要……”
59岁的周玉花自幼热爱歌唱。她在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文艺汇演,周玉花的一首《南泥湾》博得老师和学生的喝彩。学生们羡慕、老师们夸赞、村人们传颂,使周玉花很快成为边辛村人的焦点。为了让周玉花的好嗓音得到充分发挥,几位老师多次推荐县文化馆音乐老师给该生特别的关照。因家庭条件困难竟一次次错失佳机。为此,老师还多次到周玉花家作动员,周玉花的母亲说:“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可都是因为家庭条件改变了那份奢望……”老师只好暗自叹息。
为了尽快使自己在歌唱大有进步,周玉花选择了听广播、听录音、看视频。她还从商场、书店购买了大量音乐教材,一有空,她就开始走进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和丈夫选择了自主创业,首先是开商店,然后就是开饭店,一个靠街的店铺,载着她的歌声前行,这条漫长之路虽无风无浪却也是暗礁重重,要克服生意中遇到的困难,那就得靠自己的智慧,智慧不是歌、胜似歌,反而更让她的歌声里拥有了人生味道。
在她的带动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一直成为全镇的文艺亮点,而她的歌声也伴随着村镇区各级演出而名声远扬。特别是新春佳节、国庆节、老年节,成了周玉花最忙的时刻,这一唱就是几十年。几十年,她得到的奖状、奖匾挂满墙,在一次新春文艺汇演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几十年了,我每年都要来听你的歌,今年我的腿脚有些不好使唤,以后可能再不能听你歌唱了……”周玉花听到这样的话语眼泪扑簌。此时她想说些什么,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只有激动和沉默。
那天回来的路上,她对几个演员说:“老人的话不光是对我的鼓励鞭策,也是对大家的鼓励和鞭策。观众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动力,看来群众文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何等重要!从他们的话语里,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辜负观众对我们的期望!”
中埠镇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王尊说:“边辛村的文化生活走在全镇前列,是周玉花的影响和带动,如果全镇有几个这样的文化艺人,各村的文化工作将是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我们真希望全镇多几个这样的文艺人才。”
据悉,周玉花9岁的孙女边天骄爱好文艺也是一枝独秀,她演唱的《九儿》从区市唱到了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8月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大赛中,荣获金奖。
夜幕降临,周玉花开始与大家准备老人节、中秋、国庆期间的文艺节目。三个节日有所不同,自然表演的节目也有所不同。
“这几年,每逢重阳节,我总忘不了那年那位八旬老人对我说的那番话,我的歌能得到这样的观众非常难得,我没有理由不为老人歌唱,我没有理由辜负庄里乡亲的渴望!这时候,我会感到广大观众的心与我心心相通、与我心心相融。浓浓故乡情,我们要将歌颂党歌颂新时代作为己任,为繁荣乡村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愿我的歌声走进更多观众的心田!”周玉花如是说。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