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红火炬】淄博高新区:“山东手造”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2022-10-25 09:17: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王盛利 通讯员 杨钰程 仇添梓) 在淄博高新区的华侨城·欢乐山川稷下湾文创街区,记者推开观度非遗手工体验馆的大门,一股古朴而雅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体验馆里,惟妙惟肖的生肖面塑、造型别致的塑编作品、秀色可餐的糖画等引人驻足,这些都出自体验馆馆长王飞飞的一双巧手,她坚守匠心、追求精致,用双手编织温度,用精品传递出艺术之美。

“其实,塑编最拿手的是我的父亲。我爸爸是塑编的非遗传承人,所以一有活动,基本上都是我们全家总动员,我爸爸做塑编,我对象做面塑,我做糖画,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老一辈的一些手艺,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去传承下去,并且把它继承和创新。”说起手造来,王飞飞显得格外骄傲,因为不仅是她自己,家里人也都在做这件事。

除了跟父亲学习,王飞飞还经常出去拜师学艺,凭借着一颗好学之心,王飞飞的技艺水平越来越精进,爱好钻研的她还喜欢将传统的非遗技艺与现代化的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品。“这是一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剪纸作品,用时3个月完成的,将剪纸技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想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是希望借此形式向社会释放一种满满的正能量。”看着自己剪纸作品,王飞飞向记者介绍道。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作为党员的王飞飞也不例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说是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坚定地在非遗传承这条路上走下去。”王飞飞说。

手艺人,更像是文化的守护者。坚守背后的,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和薪火相传,正因有像王飞飞这样的手艺人在,才让我们见证了灿若星河的“山东手造”,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更多的传统技艺被唤醒,并呈现出更为强大的文化魅力。

每一件手造好物,都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努力与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编辑:王盛利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