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实习记者 李文越 特约记者 王克军)今年以来,在高青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木李镇党委政府对照高青县委、县政府“对接省城年”“效率提升年”活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6月29日,“媒体看高青”走进镇(街)主题采访暨高质量发展镇街巡礼系列活动,走进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进行实地探访。
数字木李一张图 乡村治理可视化
高青县木李镇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为契机,规划建设了数字木李一张图,聚焦乡村治理,为人们观察数字乡村打开了一扇窗。
数字木李平台建设项目成立于2022年8月,位于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主要包括数字木李数据中台、数字木李综合政务应用、数字木李综合治理、一网三联党建系统、木李农业产业展示平台、数字村居展示平台等。数字木李平台是以城镇为结点,以实现县、镇、村(村居)的生态化、网络化、数字化、幸福感为出发点,利用先进的物联网遥感、云计算、虚拟现实、异源异构数据集成等技术,对城镇政务管理、经济发展、安全保障、民生服务、市政环境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及时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形成“五位一体”的城镇发展新模式,以实现“效能政府、实力乡村、美丽乡村、平安乡村、幸福乡村”为核心目标,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经济良性发展、管理科学有效、服务便捷有序、环境安全环保、民众和谐幸福的全新内涵。
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木李镇乡村治理的效能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稳步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木李镇会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张数字乡村的建设蓝图。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着力打造品质民生综合体
今年以来,木李镇聚焦品质民生引领区建设,围绕“一老一小”两个群体,持续扩大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品质民生综合体项目,重点推进木李学区中心幼儿园建设,统筹谋划康养木李项目发展,努力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高效推进木李学区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1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80.20平方米,新建1栋3层6班额规模的高标准现代化幼儿园,配备多功能厅、科学发现室、图书阅览室、美工室和卫生保健室等12个功能室,以及塑胶场地、大型滑梯、大型攀爬组合、沙池、水池等各类户外活动设施,可充分满足幼儿学习、游戏、操作、探索的需求。项目建成后可吸纳龙湾社区、木李村、常坊村等周边30个村130余名学生入园,让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教育,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热切期盼。
针对乡村教育规模小、空心化问题,木李镇积极开展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23年将杜集小学、新徐小学、杨坊小学3所小学88名学生合并至中心小学,实现了农村小学布局更合理、规模更适中、管理更科学、教育资源更优化。下一步,将对腾空的三所闲置小学充分利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小微产业发展新布局,进一步助推镇域经济突破发展。
做活“硒文章” 打响“田源木李”富硒金字招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木李镇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精神,挖掘富硒市场潜力,确立了“以硒兴业、以硒富民、以硒强镇”战略目标,将富硒产业做为乡村产业振兴重要抓手,通过深挖资源优势,探索转化路径,在发展富硒小镇、壮大富硒产业基地、推广富硒品牌等方面做活“硒文章”,在“硒”望的田野上描绘一幅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依托富硒资源,推动功能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打造富硒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为突破口,做精做强富硒农业,构建“富硒牛奶、富硒果蔬、富硒鸡蛋、富硒粮食”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可循环的绿色生态发展链。
实施品牌强农,确定公用服务品牌,推行“公共品牌+”发展模式。通过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等方式,做大做强富硒产品品牌。同时,加快推进富硒品牌认证,积极做好“两证一码”推行工作,助力富硒特色产业行稳致远。
坚持试点先行,规划富硒种植示范区,打造硒产业集聚带。通过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富硒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规划建设“富硒主题农庄”,打造农业种植、文化科普、观光体验、美食品鉴等功能区位,吸纳村民就近就业,让产业产生核心吸引力,实现“文农旅”融合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推行“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探索融合发展共富共行。依托镇共富公司探索统销模式,通过“富硒品质+实体订单+直播带货”的方式赋能富硒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尖刀,形成小而精的“特种兵式”特色产业发展集群,实现抱团发展、带富增收。
党建引领聚动能 融合发展赴振兴
木李镇辖行政村37个、103个自然村,村均246户,100户以下的自然村74个,农村常住人口仅占40%。为有效解决村多、村小、村弱,管理区服务发展职能弱化,公共资源难集约,行政成本高等问题,木李镇创新工作思路,以“跨村联建”为纽带,按照“四化四融合”工作思路,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区建设,打造党建引领、区域共建、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乡村振兴木李样板。
杜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区坚持以“跨村联建”为纽带,按照“四化四融合”的工作思路,在全县率先探索开展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区建设工作,依托经济强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努力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和谐共富”的木李样板。
架构规范化重组,以组织融合夯基础筑堡垒。融合发展区党委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议事制度,动员各领域党组织,统一发展思想,整合要素资源,以党委规范化运行切实推动组织融合。
资源集成化下沉,以服务融合提效能树品牌。通过统合服务性功能设施,创新打造“涉政万事通”服务品牌,实现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产业培训、合作社孵化管理、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等多功能聚合,打造“民心区、和谐区”。
网格一体化运行,以治理融合聚民心促和谐。深化“党建引领 一网三联”治理模式,创新实施“十方联动”工作机制,用好用活各类人员,动员和团结一切力量参与发展区治理,全力实现全域覆盖、一网收尽、治理有效的工作目标。
下一步,木李镇将继续聚焦“对接省城年”“效率提升年”活动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共富文章,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做深做实共富文章。聚力优势产业,助推经济发展,争创国家级产业强镇。聚焦富硒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打造富硒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为突破口,打响“田源木李”富硒金字招牌,奋力描绘乡村振兴富民强村新画卷。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