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黄河明珠|媒体看高青镇街行】高青县高城镇:龙头带动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2023-06-30 17:30: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实习记者 李文越 特约记者 王克军)今年以来,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提增“六个效率”,聚力强化创新落实,充分发挥“对接省城年”活动效用,全力以赴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全面推动精美宜居、活力宜业幸福新高城建设迈上新台阶。6月29日,“媒体看高青”走进镇(街)主题采访暨高质量发展镇街巡礼系列活动,走进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进行实地探访。

打造“多元合一”数字化治理、综合性服务阵地

智慧高城数字乡村治理服务运营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是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带动,创新推进线下服务阵地融合、线上治理平台融合、治理服务机制融合,全力打造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法治乡村治理服务新样板。

“智慧高城数字乡村治理服务运营中心也是“一站式”矛调中心,集合民政、残联、医疗、行政审批等多个部门集中进入,实现一窗受理,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为服务群众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高城镇党委副书记韩立镇说。

聚焦资源高效整合,创新推进线下服务阵地融合。依托智慧高城数字乡村治理运营服务中心打造“多元合一”数字化治理、综合性服务阵地。在优化功能布局方面,将三层楼进行整体规划,一楼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二楼为跨领域协同执法服务中心,三楼为数字治理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在整合治理资源方面,统筹民生服务、诉求调解、网格治理等多维度服务力量,融合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多领域执法资源,构建线下值班驻点、科学办理,线上汇集要素、精准研判的科学机制。

聚力四大关键领域,创新推进线上治理平台融合。聚焦数据基座,创新打造乡村数字治理信息平台。构建“一码一库一网”(一码为统一标准地址编码、一库为标准地址云端数据库、一网为网格治理信息网)信息平台,实现数字治理强基础;聚焦应急保障,创新打造智慧应急保障服务平台。构建智慧防汛、数字消防、交互指挥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应急守底线;聚焦民生服务,创新打造民生诉求融合运维处置平台。构建一网三联全域引领、多维诉求融合受理、重点群体精准服务的处置平台,实现智慧服务提效能;聚焦法治规范,创新打造跨领域协同执法平台。构建“一元五维”协同执法平台,实现协同执法促规范。

实施“1+2”重点工程,创新推进治理服务机制融合。突出一个基础重点。推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程,实现数据标准化、治理数字化、执法规范化;关注两个关键节点。重点关注民生诉求服务提质工程和镇域协同执法试点工程两个关键节点。

搭建高效温暖的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

高城镇零工客栈项目位于高青县高城镇蔡旺路口,项目占地约1870平方米,其中楼房共分二层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计划投资450万元,设计建设包括两个大厅: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零工客栈运营中心以及入驻的鲁班用工和众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技能培训室,洽谈室,会议室,零工客栈综合服务办公室。集就业信息发布、入职招聘、求职报名,劳动保障,生活服务于一体。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高城镇及周边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劳务中心,为零工群体和用工单位提供双向服务,能有效破解零散务工人员快速就业难题。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推动“高城镇零工客栈”实体化实际运营,构建高效温暖的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保障零工和用工双方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零工客栈”对改善零工待工环境、提高零工找活几率、促进零工群体增收、提升零工幸福感的重要作用。

设立零工找活和用工需求登记处,登记信息及时归集到线上发布,实现全县零工找活及用工需求信息数据汇集、“线上线下”服务无缝对接。提升线上线下“零工客栈”服务能力和水平。

搭建“零工培训直通车”面向零工人员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政策宣传,指导其参加符合个人需求和岗位特点的培训项目,大力提高零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在“零工客栈”内开设培训课堂。

完善“零工客栈”服务功能,拓展提升“零工客栈”服务功能,创新打造“零工客栈”+(党建、工会、妇联、筑建、民政、人社、残联、军人退役)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信誉制度,拓展零工保险服务渠道。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聚焦周边产业、乡村、文化融合化发展

淄博惠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高青县高城镇孟荆陈村,成立于2012年10月,分3期累计投资2600余万元建成占地300余亩的高标准高温大棚32个,主要种植西红柿、甜瓜、哈密瓜等,年产值1800余万元,先后获评淄博市社会扶贫示范点、淄博市都市农业示范园、淄博市文明诚信示范民营企业和高青县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惠民农业紧紧依靠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模式,在产业数字化、高端化、融合化上创新突破,努力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一是数字化。2022年投资300万元建设数字化智能配肥车间,对大棚内部光照、温度、湿度和水肥配施等进行可视化诊断、控制和智能调节,实现全过程精准管控,推动智慧农业加快升级。二是高端化。依托“高青西红柿”国家地理商标,以股份合作形式与“叮咚买菜”电商平台合作,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专供基地,打造四季常鲜全天候果蔬供应链。三是融合化。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区域周边产业、乡村、文化集聚化融合发展。

淄博农开渔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项目占地230余亩,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鱼塘5个,110平循环水槽6个,鱼种繁育车间2个。年产荷包红鲤、松蒲镜鲤、台湾泥鳅、南美白对虾等各类水产品260吨,产值300余万元。项目基于“互联网+智能渔业设施”集成模式,实现四季养殖和反季节销售,通过循环水槽养殖的鮰鱼、梭鱼等市场紧俏品种,每立方产量可达50公斤,较普通养殖高15倍以上。先后获评国家大宗淡水鱼综合养殖核心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全省基层农技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以及淄博市健康养殖示范场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农开渔业聚焦全产业链打造,投资150万元实施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项目,收益较传统养殖提高25%。投资200万元新建加州鲈育种温室2400平米,年育种能力1000万尾。“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集苗种培育、特色养殖、休闲垂钓、科技推广于一体,总投资1亿元、占地300余亩、年产值1000万元的数字化养殖综合体。

下一步,高城镇将树牢“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唱响“效率高城”主旋律,在推进“五区建设”、做好“三篇文章”新征程中,彰显高城担当,贡献高城力量。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