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权威发布丨同比增长10.6%!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1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27.89亿元

2023-07-13 18:07:4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实习记者 申晓迪)7月1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淄博市高质量发展基层风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专场,宝山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邢栋介绍宝山管理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宝山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宝山生态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按照工作计划,以大力开展“三提三争”活动为主线,结合党建引领、镇村经济、发展环境、干部作风“四个规范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发展、项目落地、美丽乡村、安保维稳等各项重点工作,为建设产业聚集、文化繁荣、安定祥和、充满活力的幸福宝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

上半年,辖区内1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27.89亿元,同比增长10.6%;151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67.1亿元,同比增长5.7 %;8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26.7亿元,同比增长134.9%;1-5月份22家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6.6%,整体经济形势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状态。

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

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成立管理中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深化联村党建机制,成立共富共同体党委2个,稳妥谋划共富产业项目,实现多方共建共赢共享。引入四川愿乡研究院、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等高能级智库,促进政策、服务、金融有效衔接。依托管理中心区位优势,储备军屯村齐里屯文旅、傅山村地质博物馆、江西道村研学基地、太平村红色小镇、尚庄村宝山湖综合体等文旅配套产业项目。充分激发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组织活力,储备彭官村肉牛养殖、西尹村物流园、卫固村农业合作社等项目。同时深入探索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卫固村、小寨村、大河南村、彭官村等通过整合资源,初步呈现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有机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形态。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展

今年主要服务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园、智慧低碳创新产业园、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恒基大厦、华侨城、印象齐都商业等重点项目7个,完成地上附着物清点面积约132亩,清表面积50亩。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施行“四准四不准”服务准则,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中心50名机关干部共挂包88家企业,开展企业走访、了解诉求、纾困解难等活动助力企业发展。

民生社会事业保障有力

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以“书记领办事项”为切入,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64项创城实事项目已完成27个。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10场、电影下乡28场、全民阅读活动90余场,各村居社区开展主题文化活动80余场。开展“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开展“欢乐五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50余次。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涉及4485人次,发放资金共计294万余元。推进便民服务“微管家”帮办模式落地,为群众解决即时性难题82件,帮办代办服务660余人次。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

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督导检查工业企业111家,排查隐患322条,均已完成整改,执法检查20家,立案处罚4家3.99万元。部署开展燃气专项安全检查,对涉及的203家餐饮场所持续开展日常巡查,盯靠整改问题隐患,确保问题闭环管理。推进自建房排查整治,140户隐患房屋全部纳入台账管理。织密织牢森林防灭火安全“防护网”,将辖区9大山体划分为5大片区管理,围绕应急处置、物资储备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及时掐灭火灾隐患。

全面从严治党质效齐升

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实施“头雁”工程,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4期3000余人次。组织“赛马晒绩”比擂活动4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 99人。提升“一网三联”质效,深化提升积分联动、网格互评、多样化积分应用场景等8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红旗网格、最美网格员评选工作。持续推进“3+N”平台运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制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党员“红黄牌”管理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有效促进村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成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打造“幸福宝山·固心为民”、“红军屯”、“乐享宝山”、“康乐文苑”等党建品牌。

下一步,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将扎实推进调研,深入分析研究,推动解决问题,加强追踪问效。结合群众满意度“大走访”工作,探索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书记领办”惠民实事工程质效,充分掌握社情民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成效。紧抓高新区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机遇期,以党建引领更高层次乡村振兴为主线,探索“国资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乡村振兴产业运营模式,推进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人才回引培育释量,凝心聚力趟出一条符合高新区发展定位的乡村振兴道路。全力做好重点项目保障,推进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园、智慧低碳创新产业园二期、中德产教融合基地二期、华侨城、印象齐都商业、恒基大厦等配套服务,打破固有思维,破解拆迁难题,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保驾护航。深入实施党建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结合届中分析、半年履职评估,全面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走村观摩”活动,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村两委、党员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村居书记抓落实能力。加快“红色物业”、“红色驿站”、银龄驿站等功能型网格党支部建设,提升社区网格团组服务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城”同创,夯实“横到边、纵到底”责任机制,严格施行职能职责、主体责任、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制度,确保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个落实”,推动“双创”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确保测评迎检保分争优。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