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行为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在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摆脱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近期,世博高新医院神经科救治一名特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病例分享
患者,男,81岁,于15日晚8点半左右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肢体不灵,表现为左上肢不能抬举,不能握物,左下肢不能行走、不能支持重物,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拨打120接来我院就诊。患者到医时出现言语不清,口角右斜,伸舌左斜的症状,左侧肢体上下肢肌力为0级,经检查诊断为脑梗死。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医治脑梗死疾病的措施之一,目前认为有效抢救时间窗为4.5小时内或6小时内。据悉,患者发病时间约半小时左右,有溶栓适应症,排除静脉溶栓禁忌,时间紧急,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世博高新医院神经科付俊主任立即给予患者静脉溶栓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血糖升高1月有余,最高时可达8.0mmol/L。
辅助检查
行颅脑+胸部CT结果显示:脑桥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性梗死,双肺间质性病变,右肺上叶尖端及下叶背段小结节。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上叶上舌段纤维灶,双肺内多发钙化灶,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双侧胸膜局限性肥厚,肝右后叶上段及尾状叶低密度灶。
溶栓过程
溶栓过程中,患者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左侧肢体肌力徘徊在0级到4+级,病情反反复复。
经验丰富的付俊主任考虑到血栓的可能性,在血液流动中可能造成二次堵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明确患者血管是否出现异常,建议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与家属沟通后,家属及患者对神经科医疗团队十分信任,立即同意进行造影检查。
造影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管腔毛糙,豆纹动脉稀疏;左侧颈内动脉全程迂曲,左侧大脑中动脉M1远段狭窄约60%,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管腔毛糙,局部中度狭窄。
造影后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肢体恢复情况。经过几天的观察治疗,患者口角歪斜恢复接近于正常,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恢复5级,未出现反复发作情况。
病情讨论
脑梗死有什么症状?
0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当脑血管发生堵塞或断裂时,大脑的供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如突然出现的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等。瘫痪可以患者的行走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除了肢体瘫痪外,脑梗死还可能引起语言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的语言困难,包括说话困难、理解困难或混乱。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难以与他人进行沟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在某些情况下,脑梗死还可能导致视觉障碍。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模糊、失明或双重视觉等视觉问题。
初期脑梗死患者一般意识清醒,中期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晚期并发脑疝时,严重的情况下可危及生命,最终导致脑死亡。
脑梗死的病因?
02
临床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从而形成血栓。吸烟、过量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体育锻炼不够、精神压力大、糖尿病等为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脑梗死该如何预防?
02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在生活中,需养成良好习惯,适量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在饮食方面,尽量食用低热量、低脂肪以及低盐的食品。长期摄入过量钠盐,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出现高血压。同时,需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预防动脉硬化。但应注意适度饮食,暴饮暴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2.积极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为预防脑梗死最为重要的措施。患者平时应加强锻炼,减少钠盐摄入,避免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情况。
3.适量饮水
患者应多喝水确保血管健康,将血脂、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注重保暖
患者应注重保暖,在气温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增加衣物。
来源:淄博世博高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