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实习记者 谢海悠)3月21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希征介绍淄博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活动安排,并请淄博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伊书霞,淄博市水利局水政与行政许可科科长孙希江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淄博市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国际标准下极度缺水地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对淄博而言,尤为重要。
近年来,淄博市认真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保生活、稳生产、护生态,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2023年,淄博市总用水量以0.76%的低增长保障了淄博市地区生产总值5.5%的增长,淄博市被评选为2023年全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成效督查激励市,淄博市淄川区被评为首批省级水资源集约节约示范县。
坚持“节水优先”,做深“节水”文章
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聚力打好节水控水攻坚战,用水总量和效率指标大幅控制在省定红线之内,持续保持“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现全覆盖。着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506。全面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建立水务经理+水管员的节水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动节水技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89%,累计创建省级以上节水载体39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7%。大力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公共生活领域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坚持“空间均衡”,做好“治水”文章
科学谋划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持续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构建“两轴三区、四纵五横、七库多线”的淄博市现代水网总体格局。2023年,完成投资39.1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08%,投资完成进度位居全省第四位。突出抓好黄河长江客水引蓄配置,推动客水与当地水的丰枯互济、余缺互补,建立健全多水源供水保障体系。2023年,引黄新石复线工程竣工投用,实现了中心城区引黄供水双管线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客水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靠度。突出抓好非常规水源利用,对具备条件的用水单位应配尽配再生水利用计划指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2%。突出抓好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推进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农村供水规模化率达到80%以上,水质达标率96%。
坚持“系统治理”,做优“护水”文章
着力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以上,其中太河水库、大芦湖水库水源地均有达到I类水的历史性记录,2023年全国典型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经验技术研讨现场会在太河水库召开。着力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水位回升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国前十位次。着力加强生态流量调度管理,推进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创新打造“污水处理厂+湿地”的治污综合体,建立“河湖库互联互通+生态补水”的用水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主要河流全面消除Ⅴ类水体,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水环境质量指数稳居全省前列。深化实行河湖长制,淄博市478条(个)美丽幸福河湖创建行动圆满收官,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0条,示范打造效益河湖12个,涌现孝妇河“拥河发展”等示范典型。2023年,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研讨会在淄博市召开。
坚持“两手发力”,做细“管水”文章
坚持依法管水,2023年颁布实施《淄博市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法》,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启动淄博市水资源联合执法检查三年(2023-2025年 )行动,不断提升取用水规范化水平。加强节水技改标准化建设,《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技术规程》和《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指南》颁布实施,填补了山东省水平衡测试标准的空白。强化激励引导,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2023年开展水权交易9宗、交易水量168.2万立方米,促进水资源要素市场化“流动”。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自然资源。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客观规律和各方面影响,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精准用力。下一步,淄博市水利局将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提高水资源开源节流保供能力,加强供给侧、需求侧双向管理,着力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加快推动形成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同时,将科学推动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让“绿水”源源不断释放经济价值和发展动能,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淄博市水利局在加快水利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的同时,也将策划实施系列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示水利工作动态,积极推广水利前沿科技和节水用水知识,积极开展水法律法规志愿服务等。在此,也欢迎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积极参与。
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
依法治水是淄博市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的重要支撑。推进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紧抓法规制度建设,夯实法治保障基础
科学立法是实施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淄博市现有水利地方性法规7部,政府规章6部,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近年来,为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管好用好水资源,淄博市先后对《淄博市太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淄博市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涉水法规进行修订完善,新制定了《淄博市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法》;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制定了《淄博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筹划协调水权交易实施,充分提高了用水效率,盘活了用水存量。
严格规范水利执法,提升执法效能
严格执法是推动水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最直接手段。为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形成审管互动、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淄博市制定了《淄博市水利局水事违法线索移交制度》《淄博市取用排水行政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规范》《淄博市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3年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建立健全了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联合公、检、法、司开展了河湖安全保护、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等专项执法行动,强力震慑了水事领域违法行为。
强化水利普法宣传,增进全社会法治意识
全民守法是法治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及普法计划,积极普及水法律法规。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并在孝妇河湿地公园设立“水利法治会客厅”,为广大市民提供涉水法律法规咨询服务,进一步宣传《水法》《黄河保护法》等涉水法律法规,提升全社会的水法治意识。
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 协同发力推动水权交易
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推动用水权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让取(用)水权流转起来,实现了向政府“要水”到市场“找水”的转变,实现了“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的有机结合。
建章立制促长效
先后出台《淄博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淄博市水权转让网上交易规则》,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流转顺畅的水权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用水权交易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新阶段。
夯实基础筑根基
制定下达区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印发跨区县河流(水库)水量分配方案,明晰区域水权11.76亿立方米、重点河流(水库)水权1.97亿立方米。健全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用水户台账,建立水权交易潜在主体档案清单,涵盖取水许可证3500余个、水量10亿立方米。
精准服务提效能
提供保姆式服务,鼓励取用水指标结余的企业进行有偿转让,引导取水审批受限区域用水矛盾突出的企业购买水权,帮助受让方和转让方架起沟通桥梁,指导完成交易手续和后续用水计划调整等工作,在守住区域用水总量指标底线的同时,为企业生产找到“发展水”。2023年,淄博市开展水权交易9宗,交易水量168.2万立方米,推动“沉睡水源”转化为“活水资本”,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用水的“燃眉之急”,也同时缓解了区域间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步形成了“节水受益、用水有偿、多方共赢”的局面。
积极展示水利工作动态
邀请新闻媒体、社会各界走进水利、了解水利、参与水利,看水利成效、看水利变化,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建立共建共享的治水兴水工作格局。
广泛组织水利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太河水库、孝妇河等重点流域健步行、“保护生态环境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环境保护、“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水源地”法规宣传、“保护水源 节约用水 你我同行”节水宣传等一系列水利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浓厚氛围。
大力推进水利公益宣传
积极开展水利知识、水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进集市等公益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授节水知识,利用城市地标建筑、公交车广告屏播放宣传口号等方式,进一步普及水法律法规及节水知识。
深入开展研学实践
组织“传承黄河文化 保护母亲河”线下研学实践活动,参观淄博黄河齐韵文化展馆、党性淬炼中心,研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组织干部职工徒步巡查黄河大堤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落实“一线工作法”,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3月22日,淄博市水利局将在孝妇河湿地公园音乐喷泉广场,举行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同时为“水利法治会客厅”揭牌。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