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权威发布】淄博市交通运输局策划《淄博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纲要》 加快交通先行引领“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

2024-03-21 14:28:5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实习记者 谢海悠)3月19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车法,淄博市交通建设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陈明勤介绍《淄博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两者相辅相融、协同发展。2023年以来,旅游经济全面复苏,交通运输和旅游业深度融合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走进了“场景化时代”。为加快交通先行引领“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淄博市交通运输局策划编制了《淄博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纲要》。

总体思路

坚持需求导向,从建设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对交通运输的新需求出发,全面响应大众旅游体验全域化、需求分层化、消费场景化等变化,因地制宜确定旅游交通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路径措施,打造主客共享、“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为广大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舒适性的旅游交通产品和服务,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兼具交通运输和旅游特色的新体系、新业态、新模式,为加速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提供新动能。

主要目标

建设全域、全景、全程展示淄博山水自然风光、工业传承及历史人文等多元魅力,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风景道新体系。

打造业态创新、配套完备、智能协同、体验丰富的交旅融合综合体,培育交通旅游消费新业态。

搭建快进慢游伴行秘书平台,推行以智慧服务为驱动的全程伴行服务新模式。

近期目标,到2025年底,全域“快进慢游”交通体系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出入口至 A 级及以上景区实现30分钟内通达,具备条件的文旅资源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一批高标准旅游风景道示范路建成通车,“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的交通旅游产品强势出圈。

远期目标,到2030年底,全域“快进慢游”交通新体系基本搭建完成,“主题突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四网两廊”风景道彰显风貌,综合性旅游消费平台释放活力,数个“交通+”旅游消费中心发展强劲,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成为悦享淄博新引擎。

重点任务

规划建设“四网两廊”旅游风景道——黄河觅海网、齐风闻韶网、长城寻迹网、沂河探源网及陇水传孝文化廊、淄河望岳山水廊。布局全域旅游风景道 2150.6 公里,其中新建245.1公里,改建 402.7公里,旅游服务功能提升1463.7公里,利用39.1公里。

“黄河觅海”网

规划旅游风景道357公里。“一环” 103.5 公里,由黄河南岸堤顶路、渤海十一路、上海路北延、小清河防汛路、高淄线、克黄线组成,串联黄河安澜湾、天鹅湖国际慢城、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多支”共 18 条,253.5 公里,连接黄河马扎子险工、国井酒文化博览园、高青扳倒井井窖遗址、千乘湖文化生态园、黑牛观光产业园、温泉度假村、蓑衣樊村等景区。

“齐风闻韶”网

规划旅游风景道320.8公里。“一环”117.5公里,由明阳路、新村路、临淄大道、牛山路、皇齐路、临淄站前路、古侯路、原山大道、西北外环组成,串联周村古商城、王渔洋故里、古车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姜太公祠、红莲湖等景区。“多支”共24条,203.3公里,连接中国陶瓷琉璃馆、八大局便民市场、齐盛湖公园、植物园、花山公园、九顶山公园等景区。

“长城寻迹”网

规划旅游风景道480.5公里。“一环”141.1公里,由淄安路、临历线、山深线、将军路组成,串联聊斋城、齐山、潭溪山、峨庄瀑布群、开元溶洞、焦裕禄纪念馆、颜神古镇、红叶柿岩、陶琉大观园等景区。“多支”共41条,339.4公里,连接原山、鲁山、马鞍山、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三水源、五阳湖、梦泉、涌泉、牛记庵等及工业遗址、特色采摘园等景区。

“沂河探源”网

规划旅游风景道503.5公里。“一环”140.6公里,由惠沂线、九东路、沂邳线、张台线、芦董路、张鲁线、草齐路组成,连接沂源鲁山溶洞群、神农药谷、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汇泉桃花岛等景区。“多支”共32条,362.9公里,连接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沐心·双马山、沂源苹果谷及传统古村落、特色水采摘园等景区。

“陇水传孝”文化廊

以孝妇河滨水绿道为主体线路,张博铁路、张鲁线为辅助线路,规划旅游风景道367.3公里,打造融孝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商埠文化、渔洋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廊。

“淄河望岳”山水廊

以S228黄临线、淄河滨水绿道、淄安路、太西路、口南路为主体线路、辛泰铁路为辅助线路,规划旅游风景道121.5公里,打造集生态休闲、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山水廊。

另外,《规划纲要》从丰富业态方面,策划了运动游、铁路游、水上游、低空飞行游等交通旅游产品;从伴行服务方面,拓展了公交、驿站、营地及交旅信息等服务功能;从建设指导方面,梳理了旅游风景道主体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信息标识、景观绿化等技术要求。

旅游风景道规划建设保障措施

资金方面,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省级奖补资金暂行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安排奖励性资金,补助标准为:三级及以上公路新建80万元/公里、改建60万元/公里,四级公路新改建40万元/公里。旅游服务功能提升项目(以路面维修改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路域环境绿化美化等为主要建设内容)按照改建标准的30%执行。另外,省级在农村公路资金分配时重点向旅游公路倾斜,优先保障项目建设;各区县结合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景区开发、园区建设,通过政府专项债、基金和项目贷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

用地方面,旅游风景道建设项目已全部纳入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思路措施

构建快速便捷、高效直达的“快进”旅游交通系统,主要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骨干交通网的完善。下一步,一是借力济青双城高铁列车“公交化”运营,加密开行高速动车组列车,提升高铁直达的便捷度。二是推进实施临淄至临沂、高青至商河、庆云至章丘、寒亭至章丘及滨台长深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实现高速公路网的加密扩容。三是借助滨台、沾临、临临等高速公路,探索开行快速公交专线,提供快速一站式出行服务。

构建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的“慢游”旅游交通系统,主要依托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网的改造提升。2024-2025年,计划实施普通国省道路况改善工程148公里,新改建旅游公路300公里,今年重点打造“长城寻迹”网的博山石门片区和“齐风闻韶”网的临淄马莲台片区。石门片区旅游风景道,全长约31公里,计划建设县道岭博路(G205至镇门峪段)、乡道石莱路、青龙湾至夹山路、石黄路,串联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红叶柿岩及龙堂村、黄石坞村等多处古村落。马莲台片区旅游风景道全长约45公里,计划建设齐王路、莲台路、拥军路、北山南山连村路、牛山西路,利用周边通村公路和景区道路,串联马连台遗址、管仲纪念馆等多处景点。两大片区项目分别于6月份、10月份完工。届时,市民及游客朋友可前往体验“行游一体、人在路上、路在画中”。

《规划纲要》具体内容

《规划纲要》策划了运动游、铁路游、水上游、低空飞行游四大主题游产品。

伴山润城运动游

借鉴文昌湖、天鹅湖、五阳湖成功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经验,整合马踏湖、文昌湖、天鹅湖、五阳湖、孝妇河、太公湖和太河水库等区域交通和文旅资源,规划“伴山润城运动游”,打造以山水风光为依托,以滨水公路为主干,连接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以观光、休闲、健身和游憩等活动为主的生态廊道。

穿越时空铁路游

利用张博、胶济、辛泰铁路,规划张博至辛泰铁路连接线,形成淄博市域铁路南环线。以“重温旅客火车时光,踏寻淄博工业记忆”为主格调,以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为主线,在车厢内展示沿途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发展历程,打造“老火车、慢生活、旧时光”的工业文化旅游之旅。

水天一色泛舟游

结合淄博主要河道、水库分布,在保障防洪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域资源,打造水天一色泛舟游体系。

巡礼鲁中飞行游

结合淄博多山、多湖、多林的地貌优势,重点在淄博中南部建立连接景区、度假区、湖泊湿地、生态乡村等旅游目的地的低空观光带。推动通用机场建设,引导低空旅游产业园、通航旅游小镇与飞行营地发展,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航空旅游产品。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