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让齐文化走出历史、活在当下、照耀未来

2024-04-17 21:52: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最近,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播出,齐文化再度引起关注。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齐国故都所在地,淄博对齐文化的发扬光大,无疑肩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应如何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齐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做好齐文化的传承发展?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

走出历史:回望齐文化的辉煌与贡献

齐文化精神内涵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说,主要是2000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800年以及两汉时期;从空间上说,是以临淄为中心的山东中东部地区。因此,齐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今天,如何看待这一古老文化的历史地位呢?王志民认为,要站在中华文明绵延流长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以齐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的特殊贡献为视角,正确认识和评价齐文化,走出历史、站在当下,以今天的眼光、立场、观点将齐文化放在中华文明史中看其价值,才能更清晰地看出齐文化的辉煌与灿烂,只有对齐文化有全面、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地传播、弘扬。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种特性”总结精炼,高瞻远瞩,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

齐文化对中华文明“五种特性”的形成作出的贡献,王志民一一作了分析。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是夷夏融合为主体的。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当时的齐地是东夷文化腹地,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方针。所谓“因其俗”,就是承袭、保留了东夷的风俗;“简其礼”则是简化繁文缛节的周礼,使其适应东夷民族的需求。这样形成的夷夏融合的齐文化,最终汇入了中华文明的洪流。从这个角度看,齐文化始终存在一个连续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夷夏文化融合过程中,齐文化作出了特殊贡献。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王志民认为,正是齐文化对儒学博大精深体系的影响,才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绵延2000多年而不绝。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孟子、荀子,他们的游学经历以及思想学说的形成,都与齐国、齐文化密切相关。孔子35岁时就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传承的大舜时期的《韶》乐,孔子听得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足见齐文化对孔子影响之大之深。孔子在《论语》中四次提到了管仲,其中三次大加赞扬。管仲是齐文化的代表人物。齐文化对孔子的影响、对孔子学说的形成,显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孟子和荀子都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著述、讲学数十年,他们发展了孔子“仁”和“礼”的学说,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并用,这是儒家思想后来走上历代统治思想的关键性创新发展,而这些都是他们在与齐国君臣和稷下先生们的切磋交流、辩论争鸣中充分吸收齐文化及稷下诸子百家思想形成的。

时至今日,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而不是鲁齐大地,齐在前,不仅是因为齐国一直远盛于鲁国,更因为有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齐文化对诞生于鲁地的儒家学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对中华传统主流思想儒学的连续性,齐文化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齐文化对中华文明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质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都有无可辩驳的事实基础。比如和平性,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是称霸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霸主,五霸中唯有齐桓公以采取会盟为主方式而非战争称霸的,也就是通过协商、谈判等和平的方式。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的是“和平”手段,而不是穷兵黩武、发动战争。齐文化中,兵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代表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都是研究战争的经典著作,但其作者研究战争的目的是制止战争而不是制造战争,他们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正是和平性吗?至于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事实依据就更多了。

可见,齐文化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种特性”的形成,是有很大贡献的。王志民说:“只有在中华文明发展特质的宏大视野下,才能掂出齐文化的分量,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种地域文化都很难比拟的。”

活在当下:要让齐文化火起来

研究任何一种文化,最终目的是让这种文化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所裨益。这就需要把这种文化研究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它活在当下。齐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王志民认为,让齐文化活在当下,首先要与“两创”结合。实现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弄明白、讲清楚齐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核心理念是什么?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齐文化。在这一点上,既要注重围绕“两创”展开研究,又不能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阐发。

作为长期致力于齐鲁文化研究的著名专家,王志民直言不讳:“相比鲁文化,对齐文化的研究、挖掘、阐发、弘扬是不够的,现在需要干真事、干实事、下真功夫。”在王志民看来,齐文化的研究、挖掘、阐发、弘扬,既要注重团结、调动省内外、国内外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展开联合攻关,持续发力,出高水平、权威性成果,还要特别注重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学者的研究,淄博要成为齐文化研究的人才高地和汇聚齐文化研究的人才中心,才能改变齐弱鲁强的科研局面。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淄博曾多次举办过齐文化、稷下学方面的国际研讨会,以一种开放胸襟和战略眼光欢迎学术界聚焦齐文化,涌现过一大批学术成果,也由此带动、培养了当地高校和地方学者,作为当时参与其中的青年学者,王志民至今记忆犹新。他表达出希望那种研究、弘扬、传播齐文化“盛世”再现的强烈愿望,以强有力地推动齐文化的“两创”扎实而不浮浅、切实而不表面地在淄博落地生根,真正把齐文化的精神内涵、先进理念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让齐文化成为建设新时代文化的丰富营养。比如,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齐文化首先提出来的,这对今天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再如,齐文化勇于改革、敢于探索、与时俱进的精神,稷下学宫开放包容、兼包并蓄、百家争鸣的理念,这些都可以为当代文化服务。

让齐文化活在当下,还要与文旅相结合。与文旅结合,不能单纯建几个旅游景点、讲几个齐文化故事,这些是必要的,但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就肤浅了。如何与文旅结合,王志民提出了“建设齐文化体验廊道”的建议。

2022年6月,山东省委提出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提出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胶济铁路等“四廊一线”和全省16地市建文化体验廊道意见,使其成为齐鲁大地文化展示体验的新窗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9月即编纂出版了《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历史故事丛书》32册,由此兴起了文旅结合、建文化廊道、讲山东故事、弘扬齐鲁文化的新高潮。作为这套大型丛书的总编纂王志民认为,参照省里建设文化体验廊道的做法,建设齐文化体验廊道正当其时,淄博有资源优势,更是责无旁贷。他建议,齐文化体验廊道建设要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与文化遗址保护相结合,与多媒体传播运用相结合。

让齐文化活在当下,还有个走出去的问题。走出去就是让齐文化走出淄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如何走出去呢?王志民认为,应该选准体现齐文化精神内涵、体现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部分,通过讲好齐文化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齐文化走出去。这里说的讲好齐文化故事,是系统的、成体系的选择齐文化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把齐文化的研究成果通俗化、普及化,把这些故事推出国门、推向世界。2014年,王志民曾在临淄主持过稷下学十二讲,用通俗的语言解读稷下精神。这十二讲后来结集成《稷下学公开课》一书。2022年《稷下学公开课》列入了国家“中华学术外译工程”,翻译成了英语和日语等外语,让齐文化走出了国门。

2018年,在淄博市委宣传部、临淄区委支持下,山东理工大学和希腊雅典大学联合举行了“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中国希腊古典文明论坛”,论坛的论文集收入了中希两国学者的论文,其中有12篇是希腊学者写的。这本论文集在国内由三联书店以中文出版,又在希腊以英文出版。作为这次重大活动的主要策划、主持者,王志民认为,这是稷下学宫研究走向世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闪光点、着力点之一,无疑,也就推动了齐文化走向世界。以此为契机,从2022年开始,山东每年举办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门设立了中、希古典文明论坛,也为我省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王志民说:“弘扬齐文化,要充分利用‘一鸣惊人’‘一箭之仇’等群众喜闻乐听的成语故事,做好人民大众的传播和普及,但更要以通俗性方式讲出齐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齐文化走向世界,要有深度地走向世界。”

照耀未来:要让齐文化传之永远

齐文化是我们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当代人重视齐文化,不能活跃一时、热闹一时,光亮一时就过去了,要考虑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我们淄博更要有作为。

近来,省里启动《齐鲁文库》整理工程,单独列了《齐典》,也就是对齐文化经典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编纂整理齐文化经典,将与已经编纂出版的《儒典》组成《齐鲁文库》“一体两翼”的全省标志性学术工程。这个项目由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为主体、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协助承担完成。作为这一项目的主持人,王志民认为,做好《齐典》,就是要把记载、反映齐文化的标志性经典文献整理好、收集好、传承好,原原本本地留给后人、传给后世。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

当然,《齐典》大约有1000多册,主要把那些标志性、代表性经典收集、整理、保存,做不到包罗万象、应收尽收。其他的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怎么办?王志民多次建议,建设齐文化数据库。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大容量数据库;要像历史上编纂《四库全书》那样,将现存的所有齐文化的典籍、文献都要收入,还要收入相关考古、文物资料以及19世纪以来有关齐文化研究、挖掘的成果,包括改革开放后齐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王志民曾多次到外地考察,浙江省早在20多年前就启动了当地文化数据库建设,浙江的典籍、文献以及现当代的文化研究成果,全部收入数据库,便于查阅、便于利用、便于传之后世。由于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地位和深远影响,齐文化与当时形成的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相比,都独具特色、地位重要。与齐文化相关的典籍、文献、遗址、遗迹、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建立齐文化数据库迫在眉睫。

让齐文化照耀未来,除了整理文献典籍、阐发齐文化核心要义,还要以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为基础,做好长远规划,建设永久性的体现齐文化精神、理念、面貌的标志性重大景观。比如稷下学宫,这是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文化策源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现在,稷下学宫遗址已经发掘出土。在保护好遗址的同时,王志民建议,在遗址附近,根据历史记载的规模、规制,复建稷下学宫;再如扩建姜太公祠。早在唐代,唐玄宗就封孔子为文宣王,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可见,当时姜太公的地位是和孔子并列的。与孔子相比,姜太公的有关景观建设、遗址复原就逊色多了,这说明我们在齐文化阐发弘扬、宣传推介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做。还有,修建管子园。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第一次为贤相立传,最早的就是《管晏列传》,管仲、晏婴都是齐国的名相,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名相,我们在此大做文章是完全必要的。还有稷下书院,说到书院,很多人一定会想起岳麓书院,这所创建于976年书院传承千年弦歌不绝,既是湖南大学的前身,也是现代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早有“南有岳麓书院,北有稷下书院”的期望。在山东理工大学稷下湖畔合作建设“稷下书院”,与湖南大学内的岳麓书院形成南北呼应,“稷下”完全有这个分量,也是当之无愧的体现齐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今天,我们看大雁塔、岳阳楼、滕王阁等城市标志性景观时,会慨叹那个时代的先人们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后人视今犹今人视昔。今天,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标志性景观,让后人去慨叹我们今天的胆识和作为呢?王志民说:“这个问题值得专家学者思考,也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思考,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当然,有些景观,我们一时没有财力和能力动工建设,但要有眼光和设想,要有历史性规划,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一代接着一代,长期坚持,必成大事。”(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

来源:博览新闻客户端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