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苗露 通讯员晏琪淄博报道:日前,在淄博经开区开河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干劲十足的身影。淄博市派第一书记任艳自2023年10月驻村以来,以党建为引领,扎根群众、创新实践,通过“政策宣传聚民心、组织建设强根基、产业发展谋富路、乡村治理提效能、民生服务暖人心”五大举措,一年推动开河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
创新宣传形式,让党的声音扎根乡土
“政策宣讲不能光靠开会,得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任艳创新打造“沉浸式”政策宣传模式,联合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动漫艺术系师生,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色彩明快的墙绘作品,让政策宣传“上墙入眼”;组织党员师生开展田间党课、主题党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党的政策,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村民感慨道:“以前觉得政策文件离得远,现在墙上的画、田里的课,句句都说到了俺的心坎上!”
筑牢组织堡垒,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任艳以严紧细实的村委党务为基础,将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创新与张店农商行开展党建共建,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升级;联动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会计学院党总支、动漫艺术系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促发展”系列活动,通过“纪律党课进乡村”“义务植树美家园”“惠民摄影进乡村”等实践,让组织生活与群众需求紧密对接。开河村作为2024年淄博市第一书记工作典型村,党组织凝聚力成为村民公认的“金字招牌”。
产业造血赋能,铺就强村富民之路
村集体收入薄弱,“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一直是任艳挂在心头的事。她立足村情打出组合拳:建成光伏发电站,盘活闲置厂房和蔬菜大棚,引进企业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万元以上;联合傅家镇政府举办“镇企财务数字化公益培训”,吸引60余家规上企业参与,成功为乡镇片区争取省级和美乡村项目资金100万元。如今的开河村,产业项目多点开花,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网格治理增效,构建文明和谐乡风
在任艳推动下,开河村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治理模式,优化网格员队伍,建立“党员联户、积分兑换”机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推进移风易俗,修订村规民约,开展普法宣传,村民法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显著提升,乡风文明蔚然成风。2024年,该村成功创建“美丽村居”,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邻里纠纷同比下降60%,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民生实事暖心,织密惠民服务网络
“群众盼的就是我要干的!”任艳用脚步丈量民情,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22盏,修缮道路12处,建成近千平方米文化广场;邀请省级怀德堂非遗传承人开展中医义诊进乡村,发放万余元药品;协调市第四人民医院将义诊覆盖经开区青龙、东平等同片区多个村庄,惠及村民百余人次;为长者食堂筹措万元物资,为5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资。村民动情地说:“任书记比自家亲戚还贴心咧!”
先锋引领,破晓前行。从职教技能的播种者到产业发展的领路人,从严谨务实的“村干部”到心系群众的“贴心人”,任艳用实干诠释了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看着眼前这片土地,她目光坚定:“我将以‘五聚焦五提升’为抓手,在产业融合、数字乡村、生态宜居上持续突破,奋力书写开河村振兴新篇章!”如今的开河村,正以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加速跑”,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