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苗露 通讯员 陈俊杰淄博报道:7月15日—19日,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志愿者走进淄博书城新华书店,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围绕“专业护航成长,书香浸润童年”主题,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以科学实验、绘本共读、创意绘画、同伴游戏为载体,为托管班孩子打造充实欢乐的暑期时光,让书香与童趣在书店角落悄然绽放。

古琴传韵:非遗文化浸润童心
悠扬的古琴声拉开了“三下乡”活动的序幕。学生弹奏的乐曲,让孩子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随着琴音渐止,“黄河文化微课堂”正式开启。
学生以古琴为媒,讲述“高山流水”的典故,引导孩子们亲手拨动琴弦。“琴弦像黄河水在唱歌”,小朋友的感悟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二十多个孩子轮流体验,欢笑声与琴音交融。

黄河水•科学情:净水实验中的文化传承
在科学小实验的活动中,各位队员带领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利用纱布、活性炭、鹅卵石等材料制作简易净水装置。
活动现场,孩子们专注操作净水装置,目睹“黄河水”由浊变清时惊叹不已。志愿者借机讲解净水原理与黄河生态保护,深化环保意识。
志愿者们还通过讲述黄河传说故事,将科学知识与文化传承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绘本故事里的黄河文化“想象飞扬”
在绘本讲述环节,志愿者们通过《小鲤鱼跳龙门》等经典绘本,运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生动讲述黄河文化故事。通过“大禹治水”情景模拟、“黄河知识”趣味问答等环节,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加深了对“母亲河”文化的认知。
“黄河小勇士”主题游戏活动巧妙融入黄河文化元素,“鲤鱼跃龙门”快速反应游戏中,孩子们根据“浪花起”“鲤鱼跳”等黄河主题指令迅速做出动作;“黄河接力”传递球环节则模拟黄河水流传递,考验团队协作。20余名儿童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反应能力,更深化了对黄河文化的理解。

非遗手指画创作
在非遗手指画创作环节,队员精心准备环保颜料和大幅画纸,通过现场示范、互动教学等方式,指导孩子们用手指绘制黄河非遗纹样。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每一位队员的指导下,用指印创作出太阳、浪花、鲤鱼等黄河元素。7岁的小雨同学用指印勾勒出蜿蜒的黄河,5岁的阳阳则创意拼贴出活灵活现的黄河鲤鱼。

此次“黄河文化润童心”暑期实践活动虽历时短暂,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黄河非遗文化在童真童趣中焕发新生。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为弘扬黄河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文化传承形式,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