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这就是淄博“双招双引”|“严真细实快”引来“金凤凰”(一)

2021-12-07 16:45: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消息(记者 叶涛 苗露 通讯员 孙静)淄博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 " 严、真、细、实、快 " 的核心要义:在招才引智方面建立严格的工作标准、严谨的工作流程," 严 " 当头,把" 严 " 字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行动,动真格、出真招、见真效,把每个细节做扎实、做到位,集腋成裘,积小为大,步步为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确保取得实实在在业绩;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干就干最好。

据悉,今年以来,淄博市人社部门将青年人才招引作为服务淄博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三个提升”打造“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2.0版。淄博市抢抓招引黄金时段,凝神聚力多形式引才,截至11月底,淄博市举办“直通车”活动172场,服务企事业单位762家。

严要求 再提升

工作上从严要求,选招引切入点,把好工作流程关,提升引才精准化水平。淄博市人社部门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和“大人才观”意识,认真分析历年人才招引活动区域成效和淄博综合优势,围绕淄博市“四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引才策略,重新分布优势力量,实现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组建了由淄博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李勇为组长的“人才招引团”。在区域划分上,省会城市重点在硕士研究生层面展开招聘,非省会城市重点组织对本科层面的招聘。针对近年省外引才20%以上来自东北的实际,特别实施“深耕东北”引才战略,形成“人才招引、学生就业、专家合作、校企融合、地域联动”五维聚合工作机制。

出真招  见真效

淄博市人社部门转换视角,想企业之所想,找准服务切入点,提升选才社会化水平。根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高校专业情况,精心筹划、严密组织,选取合适的活动“站点”,短时间高频次集中招聘,大幅提升了企业招聘效率,节约了招聘成本。同时,“一条龙”提供入校申请、展位布置、宣传推介等“打包办”服务,组团入校招聘,企业校园招聘从费时费力的“自己跑”变为高效省心的“跟着走”。临淄区、沂源县、高青县等采取“企业招聘、政府买单”的形式,凡招聘企业,省内行集中免费包车、省外招聘报销来回交通费用、统一安排住宿,落实全系统“感动服务”,赢得了企业广泛赞誉。

精细精准  细节制胜

找准拓展切入点,提升聚才智慧化水平。在举办“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的同时,搭载主题推介、靠前服务等丰富的功能,架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桥梁。细致作推介:把宣讲作为“直通车”活动的重头戏,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节点开展各有侧重的主题推介宣讲。每到一校之前2-3天,在学校门户网站先期发布招引政策、需求职位,为招聘会提前暖场。招聘开场,首先进行现场宣讲,向师生们宣传淄博、推介淄博,然后专门解读“淄博人才金政37条”、“活力淄博25条”,从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上让学生们触及心灵,感受淄博“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无穷活力。寓情怀:在招聘活动现场,每位工作人员都以热情、客观、专业、周到的服务,主动与到场学生交流,答疑解惑,介绍企业、岗位和淄博,帮助其匹配工作岗位,提升对淄博的好感度。在每个高校组建专属微信服务群,现场招聘会结束后,对现场没有合适岗位的学生,人社服务专员逐一确认意向并搜集简历,向相关企业推送信息,促进达成就业意向,把招聘从现场延伸到指尖,确保服务不断线。广合作:利用举办直通车活动契机,李勇等局负责同志分头带队到当地人社部门进行交流学习,探讨合作事宜。组织市级层面与招聘城市的高校之间,区县、骨干企业与院系之间,在深入洽谈的基础上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发出的一趟趟“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载回了一批批年轻后生、莘莘学子共作“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其目的就是以引才直通车“小切口”盘活全社会发展“大棋局”,进一步增强引才留才“磁力”和城市发展“后劲”,为淄博认知迭代、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定了就要办  说了就要干

线上招聘——招聘脚步不停歇,供需对接不断线。为破解疫情下企业招聘渠道不畅的问题,淄博市人社局迅速调整工作方式,抢抓引才黄金期,变现场洽谈为“云端”推荐,于11月17日启动“名企推介”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每周举办两期,向广大高校毕业生发出就业邀约。

同时,充分利用市、区县既有线上招聘资源,全方位开展“云招聘”。聚焦“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通过网络进行岗位发布、简历投递,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促进供需对接便捷化、智能化,实现供需信息一站登录,淄博市共享。

淄川区人社局自7月份开通“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社局就业专号”网络直播间以来,每天下午2:30到4:00准时向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政策解读和岗位推荐。截至目前,总观看人数超37万人次,发布招聘视频、政策解读小剧场217条,短视频播放量达到221.2万人次。

创新“留淄体验日”活动模式促进大学生留淄就业创业。淄博市人社局创新开展“留淄体验日”82场,组织3600余名师生参加。10月23日,青岛科技大学213名师生到齐翔腾达“留淄体验”,达成了人才和企业的有效“联通”。

创新方式:“体验”+“面试”双轮驱动。坚持用有解思维创新服务方式,一方面,组织学子们实地参观和体验企业工作场景、生活环境和生产过程,感受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深入了解现代化企业选人用人标准,增强企业认同。另一方面,联合企业负责人创新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并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化面试,提升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前感受求职招聘环节,增强就业竞争力。

加强调研:“人才”+“企业”精准对接。实施“十问”工作法,重点听取学子们和企业的呼声,改变以往“广撒网”的方式,以“小而精”的模式,结合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通过大数据筛选出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邀约,实现学生就业意愿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匹配。同时,向企业精准推送筛选出的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库,通过双向推送,提升人才和岗位匹配度,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和企业引才体验,着力向“感动服务”跃升。

丰富内容:“政策”+“典型”双重推送。在体验企业文化的同时进行“淄博人才金政37条”政策宣传,发放“引才用才相关政策”单页宣传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设置“人才金政”相关政策解读和答疑环节,现场解答学生提出的典型性问题,宣讲淄博就业政策,提升学子们留淄就业创业意愿。同时,邀请就业创业典范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分享求职创业经历,通过分享大学生入职初期心路历程、就业经历和感悟,拉近与学生距离,增强价值认同、城市认同、文化认同,提升其留淄就业创业意愿。

聘任“人力资源副总”探索以才引才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聘请高校人才到企业挂任“人力资源副总”工作,深耕企业、校园两块阵地,已有来自22家高校的149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联盟结对”,为充分开发校友和大学生“两大富矿”起到传输、带动作用。

当前,淄博市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快,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然而,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沟通不畅和缺乏平台的困境,企业吸引高校毕业生能力有限,高校毕业生来淄留淄意愿较低。针对这一难题,淄博市人社局秉持有解思维,推出聘请高校优秀人才到市内企业挂任“人力资源副总”计划,架起企业和高校沟通桥梁,旨在发挥“副总”高校资源优势,协助企业解决人才招引和培养等难题,为淄博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智力支撑。

创新驱动  持续精准发力

创新服务,架起企业和高校沟通“立交桥”。淄博市人社局瞄准企业需求,全力打造“需求征集、校企对接、活动串联、成效反馈”全链条服务体系。各级人社部门分两批次对本区域企业开展需求摸底调研,与省内外高校院所教师和专家资源进行匹配对接,并组织初步“配对”的企业与高校进行对接洽谈,达成精准“联姻”意向,再集中对达成意向的“人力资源副总”进行培训,提升选聘人员履职能力。上岗后,人社部门继续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组织赴企业考察交流、受聘副总企业双选会等活动,促进双方深度交流对接,并建立起整套日常管理、考评考核、激励保障机制,接收单位每月为“副总”提供生活补助、交通费用等不少于1000元,财政部门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对“副总”进行补助,人社部门做好“人力资源副总”跟踪服务,最大限度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做好资源统筹,当好“店小二”,消除企业和高校后顾之忧。

精准把脉,共建校企人力资源交流新机制。发挥“人力资源副总”和高校教师双重身份作用,深耕企业、高校两块阵地,构建校企人力资源交流机制,共建企业招聘和毕业生就业共同体。在企业,“副总”借助高校经验,结合企业现状,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尤其是大学生需求进行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优化招聘机制及管理体系,协助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提升企业引才软实力和大学生招聘实效。在高校,发挥“就业引荐人”作用,积极促进就业部门和对口院系与企业深度对接,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留淄体验日”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本地优质企业的认同感。通过“人力资源副总”这个“桥头堡”,找准企业引才与学生就业“契合点”,运筹企业招聘和学生就业“一盘棋”,搭建可持续发展人才交流平台,实现人才与企业发展互惠双赢。

聚沙成塔,以才引才构筑“人才高地”。人才是城市发展腾飞的关键资源。人社部门通过平台打造、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和活动催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着力实现招才引智和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创新强则企业兴,企业兴则产业强,以“人力资源副总”为源头,促进高校优势资源和项目与企业进行融合,打造优秀人才“蓄水池”,扩大招才引智“朋友圈”,以才引才,聚沙成塔,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实现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聘任“人力资源副总”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已在全市落地实施、布点开花,改变了传统企业与人才单纯就个人专业领域进行合作的模式,“副总”承担了更全面的职责,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广泛参与到企业人才引进、发展规划、经营管理、技术革新等各环节,带动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提升人才获得感

用青年人才的视角,联动举办政策解答、业务知识培训、创业讲堂、文化讲座、踏青郊游、交友联谊、音乐节、露营趴等“活力淄博,人社先行”青年人才服务活动182场,使高校毕业生充分感受到在淄博的活力与温暖,增强高校毕业生在淄归属感。及时兑现人才政策,为引才留才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实行“无形认证、政策找人”,1至11月,为2454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2.6亿元,为1289人发放一次性购房补助7694万元,为3350人发放亲情引才奖励3350万元,提升了淄博引才聚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淄博频道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