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苗露 张少华淄博报道:12月24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忠,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鹏,淄博市生态环境经济开发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步江,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红玉,介绍“见证生态之变 共筑美丽淄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淄博市上下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以“全员环保”工作机制为依托,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为主线,以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为抓手,持续动员和组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逐步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聚焦平台搭建,实现政策机制传输落地
今年5月份,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九部门联合编制了《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其中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化环保设施开放,推动企业向公众提供更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
目前,淄博市共有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等9家单位被列入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其中环境监测类1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类6家,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类1家,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类1家。为方便公众预约参观,已全部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对公众进行有序开放。同时围绕开放活动硬件设施、开放流程、讲解经验等多维度制定改进计划,逐步推进公众开放的品质提升工程。今年以来,9家设施单位已开展各类线下活动54次,接待中小学生、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市民公众、媒体记者、环保社会团体等参观人员3700余人次;线上开放活动5次,浏览人数达6180余人次,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拍摄的《“齐”心协“绿”,和谐发展》宣传片被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评为全国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优秀宣传片,线上点击量近5万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环保理念的认知与共鸣。
融入主题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示范阵地
结合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宣传,积极协调媒体资源,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宣传报道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情况。明确规定,每年的六五环境日期间,淄博市及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都要把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作为重要内容。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多次组织开展“局长带你走进环保设施”主题活动,由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负责人带头走进环保设施单位担任讲解员,向大学生、市民、志愿者代表介绍环保知识,通过宣讲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措施和成就,广泛集聚生态环境保护共识,推动形成多元共治、多方共享的大格局。
除了9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还组织区县推荐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环境管理规范高效的企业、重点项目或工程以及修复的湿地公园,分期邀请周边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进企业现场参观,了解企业环保治理、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并通过微视频形式对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已参观企业、湿地及重点项目30余家(个),共500余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
坚持社会协同,打造公众参与行动天地
淄博市以共享共建为立脚点,充分发挥链接资源优势,以专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联合媒体记者和环保社会组织,将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打造为户外环保课堂,带领市民打卡“党旗红、生态绿、淄博蓝”生态游线路,零距离感受环保治理成果。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连续两年在淄博落地,通过“3+3+N”模式,先后为5家社区、5所高校招募400余名生态环境志愿者,累计服务25000余户、5万余居民,成为社区、高校绿色低碳环保行动实践案例与样板。坚持“生态淄博、绿色家园”的理念,成立全员环保实践中心,打造出垃圾分类体验馆、公益会客厅、研学基地、自然博物馆等多功能区,搭建起以环保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科普教育、公众开放、社会监督等于一体的环保行动参与平台。近两年来,先后接待近10万名市民,培育成长1000余名环保志愿者,“全员环保实践中心”创新机制行动实践案例荣获2023年山东省十佳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
下一步,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将逐步完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制度,鼓励开放设施单位灵活调整时间、频次,扩大活动影响范围、开放对象;鼓励和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开展活动,让环保设施开放活动成为展示生态环境工作、开展环境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美丽淄博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编辑:王盛利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