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淄川将聊斋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符号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核心区

2022-04-01 21:03:1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叶涛 苗露)3月31日,淄川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作出传承聊斋文化加快建设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的决议:淄川将聊斋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符号,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核心区。

淄川区五措并举,大力实施传承聊斋文化加快建设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战略。

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建设特色文旅高地的责任感紧迫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旅游彰显一座城市的活力。淄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斋文化在国内国际具有唯一性。区党代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描绘了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加快建设全市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的重大部署,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符合淄博市委、市政府“品质提升年”决策要求,符合淄川实际。淄川区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刻把握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认清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提升城市品质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加快建设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加速突破,推动淄川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特色,强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要立足淄川实际,以聊斋文化、太河山水为龙头,依靠项目引领,推动全域文化旅游发展。加快高标准推进聊斋园提升、蒲家庄保护性开发、黉山统筹示范区项目联动建设,启动中国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支持举办中国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聊斋文化国际研讨会,支持中国聊斋学会高端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淄川,精心挖掘提炼聊斋文化核心内涵,将聊斋文化作为淄川城市文化符号,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核心区。加快高水平推进作为齐文化重要板块的齐长城保护利用,抓好潭溪山、齐山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争创“两山论”全国示范区。追寻中共一大代表在淄川的红色足迹,保护发展华野整军、马鞍山抗战等红色文化遗址,挖掘党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代表区。紧扣淄川“因煤而发、因瓷而兴”的工业发展史,突出淄矿、陶琉等工业遗存,打造工业旅游综合体。发挥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优势,开发农文旅项目,打响“北方硒都、长寿淄川”品牌,争创乡村振兴样板区。要统筹协调全区“吃住行游购娱”联动发展,分步务实实施一批富有特色、品质独特,既“叫好”又“叫座”的文旅项目,争创国家级全域文化旅游示范区。

服务至上,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游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打造一流文化旅游发展环境。要建立完善统一的旅游标识系统,实行“双语”标牌。优化城乡客运、公交线路,增建主要文化旅游景区停车场所,推开全区扁平化、分布式文旅驿站建设。建立淄川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实现监督管理、信息推送、在线预定、导游服务、评价公示智能化。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评价活动,建立激励惩戒制度,健全文化旅游市场诚信体系、考核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制定实施应急预案,抓好节假日交通疏导和舆情管控,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加大宣传推介、策划营销和文旅产品、文创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淄川文化旅游知晓度和影响力。完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淄川区文化中心建设,提高淄川“文化云”服务水平,打造书香淄川。

提升品质,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要把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作为发展方向,以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淄川品质为追求目标,打造高品质文旅产业。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智库,吸引高端人才,做好顶层设计,一体谋划、协同推进,防止低水平重复、低层次雷同。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省内外区域产业合作,注重和鼓励与知名国内外专业品牌文旅集团和战略合作者的合作,通过重组、联营、兼并等形式,坚持政策性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形成爆点,加速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超前谋划外宣工作,招聘文化旅游大使,面向国内大城市和日韩、东南亚、欧美等高端消费群体,走出去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提升淄川文旅品牌影响力,打造文旅目的地城市。加强与文艺团体院所合作,支持淄博师专建设旅游管理学院,推动文化旅游与演艺和动漫等现代科技融合,推出有吸引力的演艺类节目。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充分挖掘反映淄川地域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的文旅产品、文创商品,打造具有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文旅商品购物中心,优化聊斋文化等文旅项目资源策划包装,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结合,提炼叫响琅琅上口、雅俗共赏的宣传广告、景点名称、公共标志物。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评选激励机制,对景区提升和举办特色活动、节目给予奖励或补助。

狠抓统筹,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组织领导

淄川区政府要把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优化指挥部和专班推进体制,加强主管部门力量,实行项目清单化、责任化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精心科学编制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并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等规划紧密统筹,相互衔接。始终坚持市场化开发同文物保护利用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适度扩大文化旅游产业用地供给,确保重大文旅项目顺利推进。制定支持文旅发展政策措施,设立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发挥政府投资平台和国有文旅企业作用,每年表彰表扬文旅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文旅企业、文旅项目更好更快发展。加强国家和省市关于文旅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跟踪,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要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评议督办等多种形式推动工作落实。

编辑:郭楠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