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叶涛 苗露 特约记者 杨金辉 通讯员 时立霞)日前,记者在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军屯村见到张安喜时,他正在组织村“两委”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对一名外来人员实施紧急隔离,这名外来人员是在村里刚租了房子,经上级防疫部门大数据分析,为疫情次密接者,上级要求,必须对其立即实施隔离检测。大家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分头行动,对该生活小区实施严控。
随着淄博高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 3月中旬,军屯村就采取有力措施,对全村各路口实施严格管控,所有路口设立了执勤网点,对过往人员实行扫码、测温、劝导。村工作人员每天实行24小时值班制。作为第一书记的张安喜,一连几天吃住在工作现场,与大家一起轮流带班,午餐和晚餐时常常以方便面充饥,他几乎每天天不亮就到达现场检查执勤情况,同时带领工作人员对村民加大安全防控宣传,由于他的带动,目前全村疫情防控志愿者已达90多人。每个志愿者都工作严谨,勤勤恳恳,无偿付出。由于张书记带领大家昼夜奋战,村民不外出、不聚会、不扎堆、不搞多人聚餐已形成自觉行动。到3月下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共检测5000余人次,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到位,有序进行。
张安喜自2018年担任军屯第一书记,后又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市遴选军屯村党总支书记,现在仍是军屯村第一书记,不同的是,现在是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当时该村为园区软弱涣散村,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五个年头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气象。2020年春节刚过,淄博高新区就开始了第一次封村防疫大行动,那次隔离的人员是一名就医密接者,为了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张安喜干脆率队突击严控,由于行动迅速,管控到位,密切接触者很快得到隔离检测。那些日子,张安喜连续多日没有回家,他始终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面对自己的工作,村“两委”及工作人员无不为他的工作热情所感染。
张安喜的儿子在公安部门工作,儿媳在淄博市中心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由于二人工作特殊,几乎日夜坚守岗位,更是顾不上家,顾不上照顾孩子。孙女今年6岁,孙子4岁,平时一对年幼的孩子是靠奶奶照料,而奶奶的身体一直欠佳。在班上,谁都知道张安喜的孙女每逢傍晚就会给爷爷打电话,有时候他在岗位上加班,只好在电话里安慰孙女和孙子,这让大家很受感动。有几次妻子累了非常希望他回家帮助照料孩子,可张安喜只好笑着说:“你先坚持几天,等我有时间我一定回去好好补偿。”妻子说:“补偿,看来得等到孩子们都长大了。”
军屯村现有人口近2000人,597户,由于人口较多,势必增加了管理难度。他刚来到此村时,村欠外债达1000多万元,经济萧条,管理混乱,是典型的薄弱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带领村“两委”及工作人员,认真排查全村经济问题,分析经济萧条原因,在找准问题根源后,与大家认真研究商讨,寻找发展途径。他知道,要变首先得先从人的思想转变入手,人心齐泰山移,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经过调研、论证后,开始对经济环境进行大调整,从抓制度、抓规范,到人员分片包干,经过一系列的调整,让军屯村发生了质的转变。有位驻地企业负责人这样感慨:“从军屯村经济管理措施的细致分解实施,我们已经感到军屯村正在摒弃过去展望未来。任何发展离不开井井有条的措施管理,管理的合理化才是群众信任的基础和保障。”
五年来,张安喜和村“两委”为军屯村总结了三项发展计划:一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以党员带动群众,聚民心聚民意,千方百计凝聚向心力;二是做好红色文化传承,走地域发展之路,让红色基因传承成为振兴红军屯的基础和根基;三是乡村振兴依靠自然优势,走地方特色发展之路。依托民俗文化大胆开拓,力求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大利益化。
这个夜晚,记者打算和张安喜一起度过一个乡村之夜。在值班现场,记者看到了值班人员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亲眼目睹了志愿者和值班人的工作细致。张安喜说:“防疫工作是基础,没有此项工作的严控,什么都无从谈起。”
当我们从村南走到村北,观察到第三个管理检测点时,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一个村要想发展好,首先要有几个好领导,班子不团结,说啥都白搭。感谢好书记感谢村“两委”。我们只要看到村庄走正道,谋发展,在此工作辛苦点心里也甜蜜!”
采访中, 张书记不免对该村流露出几分感慨:“这片热土对我的呼唤是一种鼓舞,这里让我精神充沛,这里让我激情永在!”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