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国昕怡 徐鲁红 特约记者 闫盛霆)葫芦台村坐落在一个形似南北倾倒的宝葫芦山上,地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部的寨里镇,东边2公里处,就是淄博市的母亲河——淄河。
据说,当年淄河汛期时,远远地就能听到咆哮的河水声,冲撞着耳膜。村子三面环山,坐南朝北,形似在一个太师椅中。宝葫芦似的村就坐落在这个太师椅上。全村308户865人,住的是清一色的青石房屋。每家每户,基本都是四合小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青石建造的房屋,厚重而富有年代感。只有改造过的大门口,镶嵌着现代化的瓷砖,传递着时代的气息。青石砌成的院墙,似一个个几何图形有序的排列着,坚固又透着历史的传承,仿佛展现着祖先数百年前的精湛手艺。村民翻盖房屋,左邻右舍放下手中的活儿,免费去帮工建房,数百年来,这一惯例从未打破,尤其是到了市场经济年代,依然如此。每当有结婚喜事,主人向邻居借碗、借盘子、借勺子,借桌椅板凳、借锅灶,在院内支锅做饭,摆席设宴,白天就着太阳,晚上借着月光,其乐融融,村民共享。这个“借”,借来的,是乡邻的亲情;借来的,是乡亲们的祝福。一“借”一“还”,拉近了乡情,传递了喜悦。遇有丧事,村民也都自发前去义务帮忙,送别庄里乡亲的最后一程。
葫芦台村何时建村,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房屋的建筑布局上,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祖祖辈辈的葫芦台村人种树的习惯一直延续不变。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家有榆钱树,余钱花不完;家有石榴树,多子又多福;家有桃杏树,镇宅又辟邪;家有国笨槐,人人都成才……这么多寓意丰富的象征,家家不栽树,心里就好像缺了点啥似的。所以,到了夏秋枝繁叶茂的季节,就变成了一个“树在家中,村在林中”的葫芦台村了。特别是现在有了航拍,从空中辐射,遮阴避日的村庄,更是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葫芦台村南,有一个形似太师椅的山脉。东面,山势平缓,似河流迂回曲折,盘桓悠长,缓步其上,东望,是自南向北、蜿蜒宽旷的淄河滩。陡峭垂直的石壁下,是不时有火车通过的辛泰铁路线。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三瞪眼传说。南面,形成了一道高耸的靠背,宛若雁型振翅,坚实又稳固。西面,山势突兀险峻,南寨耸天入云。山下,是肥沃的农田。山脊上,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自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山嵧,并套有许许多多的小山嵧,宛若一个山嵧家庭。这里的微小气候独特,与外界相对隔绝,花粉飞不出山嵧,外边的花粉也很难飞进来,非常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选种育种。早在生产大队时,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玉米育种基地了。
村东北,是有北方“红旗渠之称”的地下万米山洞入口,漫步其间的渡槽上,仿佛能聆听到40多年前,建设者们那愚公移山般的豪迈、雄心与干劲。
道路便捷,四通八达。村西、村北、村东,被两条县乡道路环绕,车辆川流不息。村内,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依然保留着岁月的年痕。胡同宽窄不一,高低错落有致,行走其间,别有一番情趣。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葫芦台村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传统习俗。崇尚学习,世代相传。在村西的富子峪里,绿树掩映中,宛如一个世外桃源。清一色的门板画、石头画,花、鸟、景、色,跃然其间,充满着灵秀与韵味。乡村女画家李玉莲正精益求精的在门板上进行创作。“这些经历了数十上百年风雨的门板,在上面绘画创作,一是延续了它的生命,二是提升了它的价值。”目前,木板画已经成为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玉莲也成为齐鲁最美巾帼手工匠人、淄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淄博工匠、淄川金牌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村的最南面,住着白念堂一家。一棵硕大的朴树下,一张石桌变成了他绘画创作的案几。白念堂今年62岁了,在这里已经住了40多年。他多才多艺,编剧本,演京剧,拉胡琴,绘山水,时常有三五个好友聚集,纵论古今,琴棋书画,宛如乡村聊斋,文化味浓郁。
葫芦台村地灵人杰,从村里走出去的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市区级会员众多。村民孙守丽和丈夫高顺传,在龙泉镇圈子村建起了淄川区三顺民俗陶瓷博物馆,收藏的3800等多件藏品免费向社会开放,已接待游客超过数万人,并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90后生李东泽,在浙江湖州、山东淄博等地建立了童装生产企业,年销售额突破2亿多元,被誉为年轻的“童装大王”。
这里的土壤偏碱性,属于山旱田。这里种植生长出的小米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两个国字号荣誉,熬出的小米粥粘度高,用勺子舀起来向碗里倾倒时,就像一条金黄色的线接连不断,俗称“粒粒连”。种植的玉米、大豆、绿豆、红豆、黑豆、高粱、芝麻等籽粒饱满,地瓜、白菜、萝卜、土豆、黄瓜、西红柿、芸豆、扁豆、菠菜、韭菜、甜瓜、梢瓜等色泽纯正,核桃、蜜桃、甜杏、山楂、苹果、李子等口感独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葫芦台村人。尤其是麦田间作的菠菜、玉米地间种的芸豆长势特别旺,吃不了运到大集上去卖,市民特别认可。十几年前种植连片的脆皮核桃,现已形成一个新的支柱致富产业。
这里草被茂盛,带动了村里好多养殖户。羊、猪、鸡、鸭,门类齐全。村民闫荣会养了几十只山羊,闲时将秸秆、地瓜秧、山草等运回家中喂羊,又时常用传统作法酸浆出豆腐,豆渣喂羊,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山上有多处自然景观,像南寨、三瞪眼、富子峪、东股嵧、西股嵧、正当股嵧、交山坡、加拉峪,等等,各具特色。野鸡、野兔、刺猬、山鸟、山蝎等各种动物,遍藏山林中。车前草、丹参、茵陈、蒲公英等中草药随处可见。据说,这里曾是海底,南寨顶上还有拴船的大铁环,而山石上的众多化石,鱼、虾,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海底生物化石,隐藏在山石上,经常给游客带来惊喜,仿佛更加印证了这一传说。山上还有多条驴友踏村出来的登山线路,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休闲胜景。山上还有遗存的齐长城兵营,蔚为壮观。祖先用来避雨、休息的石屋,也成为了散布在山间的景观。特别是五十年代因绿化荒山,上千棵侧柏绘就而形成的“象山”,象鼻、象腿、象肚、象背好像天然雕琢而成,惟妙惟肖,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拍照留念。就连村东大湾旁的粗壮柳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树”,树身上缠满了一道道红红的缎带,祈福许愿。
编辑:徐鲁红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