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王盛利)11月23日,淄博高新区组织召开“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高新区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朱恒田,淄博高新区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科技人才管理科副科长(主持工作)王小村,淄博高新区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高新科副科长崔晓锦,介绍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2022年,淄博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考核中位列全国第38位;3个园区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占全省五分之一;近两年,五个国家级孵化器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中均获评优秀(A类)。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全社会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打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成长链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668家,占淄博市29.7%;2023年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6家,高企数量预计占全市28%。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对淄博高新区300余家规上企业开展集中走访,召开专题培训会,培训重点规上企业140余家。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5.31%以上。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2023年,承担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2项,获批专项资金支持3725万元;强化科技项目储备,征集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建议60余项。落实各类惠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68家企业共计获得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1979万元,企业数量和补助金额均列淄博市第一。淄博区81家企业的110笔贷款列入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涉及金额3.7亿元。
聚焦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资源不断丰富。围绕从源头创新、工程技术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产业技术发展路径,积极构建“基础研究平台—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共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5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08家,市级238家。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有序推进;淄博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等7家单位申报2023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亚华电子、智洋创新等7家企业获批淄博市重点实验室。
聚焦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双创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健全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重点打造电子信息、大健康领域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载体示范链条。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内建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35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个、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3个、省级备案众创空间5个、海外孵化器2个,各类载体入驻企业超过1000余家,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60余家。在孵化器入驻和毕业企业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瞪羚企业14家,各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27家。孵化培育出了智洋创新、一诺威聚氨酯、纽氏达特、莱茵科斯特、则正制药、兆物网络等一批优秀本土企业。
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在实施人才培育计划方面,1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实现了自主培育历史性突破;5人进入泰山系列人才最终环节;5人入选省级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新引进到岗外国专家18人;5人入选2022年度淄博英才计划,6人获得2022年淄博英才(创业大赛)优胜奖,均列淄博市第一。在深化国内国际合作方面,2023年上半年,签订了《淄博高新区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建淄博技术转移中心协议》。西安交通大学2位乌克兰院士在淄博高新区完成企业注册,入区创业。山东工陶院、莱茵科斯特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企业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6位科技副总被评为“2022年度淄博市优秀科技副总”。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融入自创区建设。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方面,重新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累计奖励科技扶持资金7.3亿元;组织43家企业发布619个科研助理岗位,实际入职480人,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任务目标的国家高新区。在获得科技成果奖项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0项;6个项目申报2023年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个进入最终答辩。山东汇通消防职业培训学校智慧消防科普基地获评2023—2025年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编辑:王盛利
责编: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