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红火炬】淄博高新区:设立20个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助力调解服务进工地

2024-06-24 15:59: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苗露 王盛利 通讯员 苗薇淄博报道:近日,淄博高新区积极推进“调解服务进工地”工作,在欠薪隐患和矛盾聚焦的项目施工现场,已设立20个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成为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的重要举措。

资源联动,打造高质量调解队伍

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由人社、建设、参建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等各方分别指派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工会、司法等部门派出法律援助律师,整合工会、司法、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企业调解等资源,综合运用教育、协商、法律等手段,提高综合效能和法律服务水平,依法做好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伤赔偿等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并以开展劳动纠纷排查、调解和监督制度落实为重点,通过长期服务、定期服务、巡回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现场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发挥服务、指导、监督作用。

送法上门,提供零距离服务指导

期间,通过印发手册、座谈普法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工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的知晓程度,引导教育农民工增强法治观念、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制作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告知书》,提高各参建单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规范项目用工管理。在重点工程项目部设置调解室,组织参建单位和农民工面对面沟通,增强工程建设项目矛盾纠纷的自我消化能力。同时对发生过投诉举报的工程项目重点开展风险排查、一案多查,确保重大隐患发现及时、处置到位。

定期“体检”,规范全链条制度落实

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常态化开展企业劳动用工“体检”,紧盯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人工费拨付、工程款支付担保、工资保证金等重点环节,对工程建设项目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持续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紧盯实名制管理环节。以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为依托,通过加强对人员信息采集、劳动合同签订、进退场登记、考勤管理和工资支付等情况的动态监管,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紧盯人工费拨付环节。通过平台预警监测,在项目人工费拨付的时间节点,督促建设单位及时足额拨付人工费用,为工资支付提供资金源头保障。紧盯工资支付环节。落实项目总包代发制度,减少工资支付的中间环节,避免分包单位截留、挪用农民工工资,再裹挟农民工以讨要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尾款、解决工程争议、退还质保金等现象的发生,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不受侵害。

编辑:王盛利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