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红火炬】淄博先创区:“产城融合、以产为主”,聚力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

2024-12-19 10:30: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苗露 王盛利淄博报道:12月19日,淄博高新区组织召开淄博先创区聚力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党组成员、管委会副主任岳书杰,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党组成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文珂,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委会投资促进部主任范成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2020年4月,淄博市委、市政府实施功能区优化调整,成立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先创区),作为实现主城区“北联”“东优”的重要支撑。先创区管理范围为鲁山大道以东,鲁泰大道以北,凤凰山路以西,临淄区、桓台县与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交界以南区域,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区内有84个村和1个社区,人口约10万人,由高新区代管。

淄博先创区成立以来,立足“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工作定位,按照淄博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加快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落地服务以及主导产业招引等工作,全力打造淄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区多园”竞相发力。立足资源禀赋,锚定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在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园区框架拉开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物流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格局。

项目建设梯次推进,产业发展后劲十足。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今年以来,推进得普达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等9个市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正诺设备、瑞利泰阳玻纤、蓝固固态电解质、工陶院纤维膜、气凝胶等10个项目投产或试生产,推动史莱克勒、叁瑞沥青固废、优康陶瓷、银鑫机械等7个项目落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同比增长78%;700余台套设备已安装;先导、旭喜、凯维思等已投产项目实现产值约10.5亿元,同比增长72%。逐步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重点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通过土地收回、土地租赁、村企合作等方式,有效盘活闲置土地500余亩,为项目落地拓展园区空间。完成泰山路、淮河路等8条道路提升改造及乌河流域生态治理,实施“四好”农村路网提升改造,全面改善先创区交通、水系环境。完成新材料产业园水、电、气、雨污等配套设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10KV线路电力报装,为企业投产做好保障。

精准发力聚链成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通过制定主导产业招商地图,深入基层一线,搜集招商线索。今年以来,走访区内重点企业30余家、开展电子材料、机电设备、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等专题招商8次。目前,签约项目9个,拟签约项目2个,在谈项目7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1亿元,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11个。

下一步,淄博先创区管委会将聚焦“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在建园区项目投产、策划园区落地推进、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等工作,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等方面做好高新文章,奋力开创淄博先创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设投产加力提速,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入园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先导、蓝固固态电解质、瑞利泰阳玻纤、正诺设备等满负荷达产;多举措服务演绎玻璃智能产线、工陶院陶瓷纤维膜和气凝胶、赛高涂装设备、亿特富隆等项目加快投产。落地项目快建快投。推动荣昌医药产业园项目、旭喜二期厂房、赛瑞达碳纳米管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史莱克勒智能控制阀门、银鑫机械等项目主体完工;实现得普达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优康陶瓷、恒池微晶、鹏顺锂电池等项目投产;推动占地300亩的工陶院粉体等10余个产业化项目早日落地。

招商引资量质双升,激发产业集聚新动能。精准招引。绘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循环经济、低空经济等产业招商图谱,聚焦行业级消费级汽车、船舶、电力装备、轨道交通等高端绿色铸锻件以及无人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制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精准招引。产业链协同招引。紧跟瑞利泰阳玻纤民用领域扩大产能需求,沿链招引下游电子玻纤布、多层线路板项目;依托恒池微晶高端氧化铝项目拓展下游氮化铝产业化项目。资本招商。借助长江资本等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以投代引基金招商,以基金领投有效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铸造产业上下游集聚以及新材料产业生态构建。

整治提升提质增效,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路网二期7条道路以及新材料产业园蒸汽管线、污水管网等工程按期建成;推动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保障土地要素资源。压茬推进文勘、控规编制、区域环评、土地征收等工作,保障项目用地供给;盘活区域土地资源,启动南金、北金焦化厂土壤修复工作,释放500亩用地空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先创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优化园区运营。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做好企业需求对接落实、园区安全环保协调监督等服务工作,推动产业园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

       编辑:王盛利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