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淄博频道>内容详情

庆丰收 迎盛会|感受淄博市周村区乡村振兴新发展新变化

2022-10-13 16:55: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淄博讯(记者 苗露 刘辰宇) 金秋送爽,满园飘香,又迎来了这个喜悦的丰收季节。10月10日,记者跟随淄博市中国丰收节第五轮媒体采访团,去到了纽澜地(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中心、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古商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王洞村、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宁家村淄博市文昌湖区商家镇七河村以及山东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采访。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淄博市周村区企业和乡村的发展与变化。

数字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纽澜地黑牛创立于2016年,是国内实现自养黑牛从源头直达C端的全产业链供应品牌。纽澜地黑牛专注极致新鲜的雪花牛肉,已实现国产黑牛从养殖、屠宰分割、冷鲜肉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纽澜地牧场位于“中国黑牛城”高青县,纽澜地专业从事高青黑牛的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纽澜地是盒马鲜生孵化的第一个全国性盒品牌,是新零售与新农业充分融合的标杆企业。作为盒马的首批全国性“盒品牌”,纽澜地也是新制造的实践者,为农产品品牌化带来积极的示范意义。新零售与新农业的结合。

为了能更好地践行国家乡村振兴以及共同致富的发展宗旨,为践行淄博市数字农业示范城市的发展战略,该企业在淄博市周村区倾力打造了年产200亿的数字农业产业项目,阿里巴巴纽澜地数字农业产业中心。这个中心承载了全球最先进的生鲜牛羊肉,生鲜预处理食品以及生鲜短保食品,包括未来的粮油、面食、调味品,食品的包装材料的自动化生产加工以及冷链物流中心。为淄博市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数字化发展贡献了一部分力量。

薄香酥脆 传承时代技艺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历经百年,现今由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接过了传承的大业。百年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加上近年来的不断创新和进取,为“周村烧饼®”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周村烧饼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周村烧饼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周村烧饼”从最初的地方小吃,发展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靠的:一是深耕品牌,诚信经营。始终秉持“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训条,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二是创新开发文化资源,增加品牌文化附加值。周村烧饼作为一种独特的老字号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千百年来区域特定的商业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和市场价值。公司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逐步走出了一条由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由做品牌到做文化的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之路。三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作为老字号企业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再熠熠生辉的品牌也会走向没落,历史悠久不应成为老字号的代名词,而应该是品质的代言人、发展的引路人。他们的产品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是他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四是依靠科技创新,铸就周村烧饼品牌基础。当前消费主力、消费习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行业、老字号企业在新零售、新模式下求发展必须转变思维。他们为此专门成立了周村烧饼科技发展公司,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负责创新工作,先后与中食院、山东省食文化协会等单位联合,并聘请江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食品专家教授共同研发周村烧饼新工艺、新配方和新产品,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五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诚信助推企业长足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经营的立足之本。2022年,面对疫情,他们迅速行动,全体动员,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送去爱心,献上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捐款、捐物共计50万余元。每年定期资助贫困学生。并为考上大学的学子们赠送烧饼,仲秋节为环卫工人赠送月饼等都是企业饮水思源、反哺社会的具体表现。

未来周村烧饼将一如既往坚守诚信经营和创新精神,把世代传承的周村烧饼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让周村烧饼在发展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典型 铺就强村富民路

淄博市周村区王洞村,共有村民320户1020人,村“两委”4人,党员51名,耕地1020多亩,黑小麦600多亩。2020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淄博周村王洞种植专业合作社,2022年,村党支部又领办成立淄博周村王洞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领办合作社,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掀起了一场气势磅礴的“小麦革命”。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王洞村推行“一网三联”治理模式,将村民销售合作社产品的销售额和“一网三联”积分制联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广大群众被发动了起来。在“一网三联”模式的带动下,各村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为合作社进行宣传、销售,让合作社越干越红火。2022年村里更是拿出8万元作为奖励推动“一网三联”向纵深发展,让“一网三联”的普及面更广、普及度更深,从而实现合作社资金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王洞村还在合作社产业延伸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成绩。与济南鸿霖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承包4个蔬菜大棚,种植西葫芦、黄瓜、菜花等蔬菜,现已开始销售;种植了40余亩的冬枣和果园;种植10余亩小杂粮,还试种了红小麦等。2022年借助“鲁农担”贷款,破解资金短缺难题,投资建设黑牛养殖场,现土地手续已办理完毕,正在建设场地、围墙、大门、牛棚等设施,第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00万元,于2022年底完成,二期工程于2025年全部完成。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合作社为1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王洞村也被评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乘着领办合作社的春风,王洞村将继续试种各种颜色的小麦来优化产业结构,在城乡融合的道路上探索“乡村+社区”的共商共建、共享模式。下一步,还将打造集黑小麦种植、收割、加工、手工等于一体的农事体验旅游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勇立潮头、变革创新、凝心聚力,将“小麦革命”进行到底的同时,面向市场需求,纵深融合探索多元发展道路,打造多条特色产业链,走出兴农富村的多彩路。

“一村一品”实现华丽转变

淄博市周村区宁家村位于王村镇东北部,有村民165户、485人,常住人口210人,党员36名,“两委”成员4名,交叉任职3人,耕地480亩,村庄面积1780余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0余万元。

推行“一村一品”产业振兴模式,贫困村实现华丽转变。宁家村曾经为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四多”村,即贫困户多,老人多,留守妇女多,破房子多。自新班子上任以来,以强村富民和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抓村容村貌提升和产业发展,实现了由脏到美、由穷到富、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宁家村紧抓脱贫攻坚的有利时机,不等不靠,发挥自身能动性,村班子团结一心谋发展。2016年利用扶贫资金60余万元建设金鱼养殖大棚2000余平方米,引进专业公司进行规模后养殖,之后,又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设金鱼养殖大棚1万余平方米,实现金鱼产业由小到大、由,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22年为进一步将金鱼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宁家村发挥凤凰山精品片区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户外金鱼养殖池1万余平方米,进行幼苗培育,实现培育—养殖—展览—销售全产业链,预计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小金鱼做成了大产业。

乡村振兴助力村农发展

七河村位于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商家镇最西部,全村392户1060人,党员51名,土地总面积2300亩。近年来,七河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建强组织战斗堡垒、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产业发展布局、繁荣乡村文化、深入推进旱厕改造、气代煤工程、培树乡土人才,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打造了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村庄。

七河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国家级森林村居、国家级生态文化村。2020年为深化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石硼湾湿地公园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设文化长廊1处,吊桥因“利奇马”洪水冲毁后重建,铺设了600米长的石板路1条,河道护堤15000平方米,安装护栏120米,射灯12盏,建设广场1处,广场配备舞台、更衣室,路边的树木、护栏、吊桥周围投资15万元安装霓虹灯600余米,安装灯光喷泉1处,音乐喷泉1处,并在12月5日成功举办了商家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首届音乐喷泉节。进一步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果大汁多 一梨振兴一产业

山东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指定的文昌大酥梨品牌推广合作基地,位于商家镇代家村。2020年,公司建立100亩标准数字化种植基地作为淄博在鲁中地区的科技示范园区。公司种植的山农酥梨2021年进入结果期,2022年进入丰产期,并注册成功商标华鲁淄,亩产标准果5000-10000斤,效益亩产可达10万元以上。

利用“果树三芽二度一单轴快速整形早期丰产栽培法”专利技术,‘山农酥’梨半成苗建园,实现了“第二年成形成花、第三年见果、第四年丰产”;2年生成品苗建园,定植当年的5月份在树干上相距30cm环割3刀,实现了“当年成花、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丰产”。“皮薄、肉细、质多、味甜、好吃、没渣”的山农酥梨,不仅人喜欢吃,而且鸟、食心虫等生物都喜欢吃;因此,山农酥梨应选用双层避光袋进行套袋栽培,一方面是防鸟害,同时可确保山农酥梨的品质;生产上应特别注意防控食心虫。

目前,该公司主要经营文昌大酥梨种植及推广,建有50亩育苗基地及100亩种植基地,2021年苗木推广及文昌大酥梨销售收入60万元。2022年销售收入150万元以上,公司流转代家村土地40亩,大百锡村土地60亩。

编辑:刘辰宇

责编:苗露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